-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一 单元 教学方案
单元主题
走遍千山万水
起止时间
——
单元内容
课时支配
1.古诗词三首?2课时?2.桂林山水?2课时?3.记今画的双龙洞??2课时
4.七月的天山?1课时?语文园地一3课时
单
元
目
标
1.相识24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的词语,能借查字典和联络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学习通过看注释,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宠爱的段落,能说出有关景物的特点。?
4.感受景物的美妙,培育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5.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能仿照课文例段写话。
单元重点
1、品尝诗句,理解诗句句意,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理解景物,想象其美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景物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单元难点
学习作者视察和表达的方法,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在细心视察的根底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展习作,依次清晰,生动详细。
教具打算
电子黑板,课件
课 题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主备老师
课时支配
2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亭、庭、谭、螺、谙〞五个生字,理解诗中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3.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感情时?桂林山水?2课时?记今画的双龙洞??2课时七月的天山?1课时?语文园地5课时
教学重点
品尝背诵诗句,理解诗中词语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解并描述诗意。
教学难点
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教具打算
电子黑板,课件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爱好,引入新课
1“同学们,唐朝有一位大诗人,他宠爱游山玩水,几乎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人称‘游仙’;他还宠爱喝酒,人称‘酒仙’;他最宠爱的是写诗,流传至今的诗作将近千首,人称‘诗仙’。他是谁呢?〞〔学生:李白〕
2李白一生诗作多数,你会背诵哪些呢?
随着学生的背诵,引导学生说说这首诗带给我们一个怎样的李白。如:赠汪伦写的是有情有义的李白,静夜思是乡愁满怀的李白,而望庐山瀑布中的李白那么是浪漫悠然的……
整改建议
教学
过
程
3揭题:是啊,李白一生写了很多诗,今日我们再学习他的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自幼敏悟好学,曾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他一生负志遨游,吟诗四方,踪迹遍与大半个中国。
二、初识“孤独〞
1读题,解题。
〔1〕老师:谁知道敬亭山?〔讲解:很多大诗人都去过敬亭山,留下了很多诗篇,所以后来又叫做“诗山〞。———让学生理解“江南诗山〞的由来。〕
〔2〕老师:敬亭山前面有独坐,你觉得应当带着什么感情去读呢?〔感受“独坐〞,指导读出孤独。〕
2读诗歌。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齐读。 〔4〕质疑。
老师:李白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写这首诗想告知我们什么?让我们走进独坐敬亭山。
三、走进“孤独〞
1找:诗句里描写李白一个人看敬亭山的场景,哪些词语告知你只有李白一个人呢?一句一句地读,一个一个地画。
2沟通: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抓“飞尽〞“独去〞,体会满山不见一只鸟,不闻一丝鸟鸣;宽阔的天空不见一朵白云……此时的孤独、死寂……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整改建议
教学
过
程
老师:此时在李白的眼里有什么?〔敬亭山〕
3体会孤独。
〔1〕学生齐读前两句。
老师:在自然界中,鸟飞云走是很正常的,为什么这时候在李白眼里却更加让他感到孤独了呢?学生沟通。
〔2〕课件介绍背景:李白少年时就博览群书,以才学著名天下,很有文采。他写这首诗时正被权贵迫害,长期流落他乡,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世态的炎凉。
4配乐,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四、学习望洞庭
1学生依据古诗学习方法自学古诗。
2小组沟通体会。
3集体沟通,不够详细的地方互相进展补充。
五、感悟诗境
1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
2反响:第一、二句诗中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把安静无风的水潭比作未磨光的铜镜〕
3老师追问:诗中还把洞庭湖比作什么?〔比作白银盘〕
4老师小结,齐读古诗。
整改建议
教学
过
程
六、疑难探究,深化领悟
1诗人为什么称洞庭湖为“潭面〞?
说“潭面〞,是因为作者有意把很大的洞庭湖说成是小小的水潭,表现了作者特别广袤的胸怀。
2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这两句诗中作者以奇妙的想象、精确的比方,描绘了洞庭湖山水风光。把洞庭湖的水色比方成银白色的盘子,将洞庭湖的君山比方成一只小小的青螺。突出表现了洞庭湖山水和谐之美。
3“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详细说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微波技术(北航)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 客观题答案.docx
- 九洲集团民品科技发展规划(2010-2015).pdf
- JJF(机械) 1032-2019 轴承跳动测量仪校准规范.docx VIP
- (人教PEP版2024)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5 大单元项目化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看我七十二变》教学设计.docx
- 初中常用英语单词分类表word版本.doc VIP
- 房地产 -霸州市贾庄旧城改造永正·星城二期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docx
- 红色经典话剧剧本.doc
- 国开电大 《JavaScript程序设计》(版本2) 形考实训二:显示数据列表.pdf VIP
- 电器与照明系统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