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全书教学课件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全书教学课件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全书教学课件
(3)细滤器 离心式机油细滤器结构图 离心式机油细滤器工作示意图 3. 机油散热器和冷却器 (1)机油散热器 机油散热器 (2)机油冷却器 机油冷却器 4. 安全阀 (1)限压阀 限压阀用以限制润滑系中机油的最高压力。 (2)旁通阀 旁通阀用以保证润滑系内油路畅通,当机油滤清器堵塞时,机油通过并联在其上的旁通阀直接进入润滑系的主油道,防止主油道断油。 5. 机油压力开关 机油压力开关与报警灯电路 6. 油尺和机油压力表 油尺是用来检查油底壳内油量和油面高低的。它是一根金属杆,下端制成扁平,并有刻线。机油油面必须处于油尺上下刻线之间。 机油压力表用以指示发动机工作时润滑系中机油压力的大小,一般都采用电热式机油压力表,它由油压表和传感器组成,中间用导线连接。 二、润滑系主要零部件检修 1. 机油泵的检修 (1)测量泵盖平面度,用直尺和塞尺检查泵体及泵盖接合面的平面度,若超过0.10 mm,应进行磨削或研磨修复。 测量泵盖平面度 (2)检查齿轮端面间隙。所测值加上机油泵盖垫片厚度即为齿轮与泵盖间端面间隙,间隙为0.06 ~0.10 mm。 检查齿轮端面间隙 (3)检查齿轮与泵体的间隙,用塞尺插在齿顶与泵体之间进行测量,间隙为0.082 ~ 0.185 mm,超出则应更换齿轮或泵体。齿轮要成对更换。 检查齿轮与泵体的间隙 (4)检查主、从动齿轮啮合间隙时,用塞尺在齿轮圆周上互成120°分三等分点测量,啮合间隙一般为0.05 ~0.25 mm,如间隙过大,应成对更换齿轮。测量时各测量点齿轮啮合间隙相差不得大0.10 mm。 检查主、从动齿轮啮合间隙 2. 机油滤清器的更换 (1)用专用工具拆卸机油滤清器示。 (2)清洁滤清器安装表面。 (3)安装新滤清器时,应在密封圈上涂上干净的润滑油。 拆卸机油滤清器 清洁滤清器安装表面 在密封圈上涂润滑油 3. 机油液位的检查 (1)拔出机油尺并擦拭干净。 (2)插入机油尺,确认发动机机油液位。 (3)如果超出范围,应调整。 油位的确定 4. 压力开关的检查 (1)工具准备 首先准备大众车专用工具、检测装置和辅助工具。 1)机油压力检测仪V.A.G1342。 2)二极管检测灯V.A.G1527。 3) 检测用辅助接线一套V.A.G1594。 三、柴油机电控系统的控制内容 1. 燃油喷射控制 燃油喷射控制主要包括:喷油量控制、喷油正时控制、喷油速率控制和喷油压力控制等。 2. 怠速控制 柴油机的怠速控制主要包括怠速转速控制和怠速时各缸均匀性的控制。 3. 进气控制 柴油机的进气控制主要包括进气节流控制、可变进气涡流控制和可变配气正时控制。 4. 增压控制 增压控制主要包括废气旁通控制和涡流通流面积的控制。 5. 排放控制 柴油机的排放控制主要是废气再循环(EGR) 控制。 6. 起动控制 柴油机起动控制主要包括供(喷)油量控制、供(喷)油正时控制和预热装置控制,其中供(喷)油量控制和供(喷)油正时控制与其他工况相同。 7. 巡航控制 带有巡航控制功能的柴油机电控系统,当通过巡航控制开关选定巡航控制模式后,ECU即可根据车速信号等自动维持汽车以一定车速行驶。 8. 故障自诊断和失效保护 柴油机电控系统出现故障时,自诊断系统将点亮仪表盘上的“故障指示灯”,提醒驾驶员注意,并储存故障码,检修时可通过一定的操作程序调取故障码等信息;同时失效保护系统启动相应保护程序,使柴油机能够继续保持运转或强制熄火。 9. 柴油机与自动变速器的综合控制 在装用电控自动变速器的柴油车上,将柴油机控制ECU和自动变速器控制ECU合为一体,实现柴油机与自动变速器的综合控制,以改善汽车的变速性能。 四、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1. 第一代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位置控制系统 2. 第二代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时间控制系统 3. 第三代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直接数控系统 五、高压共轨电控喷射系统 1. 共轨(Common - rail) 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原理 共轨技术是指在由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ECU 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由高压油泵把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通过对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因此也就减少了传统柴油机的缺陷。 2. 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特点 (1)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装置并配有高速电磁阀,使得喷油过程的控制十分方便,并且可控参数多,利于柴油机燃油燃烧过程的全程优化。 (2)采用共轨方式供油,喷油系统压力波动小,各喷油器间相互影响小,喷射压力控制精度较高,喷油量控制较准确。 (3)高速电磁开关阀频率高,控制灵活,使得喷油系统的喷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