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前31页,共47页,星期二。 导管堵塞 非血凝堵塞 导管失去功能中超过40%由此引发 血凝堵塞 末端开口式导管堵塞中最常见的原因 当前32页,共47页,星期二。 症状:给药时感觉有阻力,输注困难,无法冲管,无法抽到回血,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 原因 封管方法不正确所致 不合理的输液速度和顺序 导管堵塞 当前33页,共47页,星期二。 预防 高渗液体与等渗液体交替输入,先输乳剂,后输非乳剂,在输血、血浆、蛋白、高营养物质后及酸碱药物之间立即用生理盐水冲管 采取正确的封管技术 处理 检查导管是否打折 ,病人体位是否得当,确认导管尖端的位置 用10ml注射器缓慢回抽,血凝块是否抽出 尿激酶溶栓,脂肪乳剂引起的阻塞选择75%的乙醇有显著效果 可采用原位换导管、拔管 导管堵塞 当前34页,共47页,星期二。 血栓性堵塞 PICC导管较长,长期漂浮在血液中,会对正常血液流动产生一定影响,形成涡流产生微血栓; 血液不断冲击导管头部,使纤维蛋白在导管头部形成纤维蛋白鞘; 患者本身血液粘稠度增加或凝血功能紊乱造成血栓形成。 对PICC堵塞物的分析 --广州暨大罗洪等《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物的实验室观察》 当前35页,共47页,星期二。 血凝导管堵塞的应对 溶栓治疗使用负压注射技术 尿激酶的浓度为1万-2万U/ml,注入1ml,保留30分钟,回抽后,若一次不能再通,重复操作直至回抽到回血,回抽2-3ml血液弃掉,再用生理盐水冲管。 当前36页,共47页,星期二。 负压方式使完全堵塞的导管再通(一) 脲激酶 20ml空注射器 当前37页,共47页,星期二。 负压方式使完全堵塞的导管再通(二) 保留30分钟 当前38页,共47页,星期二。 负压方式使完全堵塞的导管再通(三) 20ml生理盐水备用 当前39页,共47页,星期二。 非血栓性堵塞 长期输入静脉高营养、化疗药物等高渗性、高PH值、高刺激性药物,可损坏硅胶导管,部分药物沉淀在导管内壁上出现结石样堵塞; 甘露醇易结晶,形成晶化栓塞; 导管扭曲、打折、冲管、封管手法不对都可引起导管堵塞。 --广州暨大罗洪等《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物的实验室观察》 对PICC堵塞物的分析 当前40页,共47页,星期二。 非血凝导管堵塞的预防 1.易溶于酸性药物的沉积 0.1%HCL 2.易溶于碱性药物的沉积 NaHCO3(碳酸氢钠) 3.脂类的堵塞 70%ETOH(酒精) 0.1%NaOH(氢氧化钠) 当前41页,共47页,星期二。 脉冲式冲管 正压封管 (推一下,停一下,在导管内造成小旋涡,加强冲管效果) 封管手法 当前42页,共47页,星期二。 过敏性皮炎 原因 性别:女性多于男性 过敏体质 季节因素:夏季汗液分泌刺激皮肤 消毒剂:个别 透明敷贴:个别 当前43页,共47页,星期二。 过敏性皮炎 预防 评估患者有无过敏体质,合理使用透明敷贴和消毒剂 夏季保持皮肤干燥 指导患者饮食调理,勿进食刺激辛辣 处理 对透明敷贴过敏者,使用纱布固定导管。 过敏处皮肤可用地塞米松针剂5mg湿敷,每天2次, 或用地塞米松软膏外涂,防止用手抓伤而局部感染。 当前44页,共47页,星期二。 (优选)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当前1页,共47页,星期二。 掌握 常见并发症的识别 预防 处理 当前2页,共47页,星期二。 前 言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简称PICC)的技术自1929年由德国医生Forssman应用于病人后,已有近80年的历史,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在我国开始使用。近年来,很多医院已陆续应用于经外周静脉输液困难的病人,其技术特点是用高生物相容性的导管由肘前静脉插入至上腔静脉。 PICC具有操作方法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带管时间长、无严重并发症等诸多优点,现已被临床广泛使用。 当前3页,共47页,星期二。 开展10余年 主要在国内大、中城市,发展不平衡,未完全形成规模 但越来越被重视。 目前国内大量运用于肿瘤化疗、成人术后肠外营养通路和早产儿营养通路的建立,近来也用于危重患者、烧伤患者、颅脑损伤患者。 有一些相应的书籍出版、相关的论文发表。 并发症出现的频次也有所增加。 国内概况 当前4页,共47页,星期二。 须长期静脉输液 化疗 刺激外周静脉的药物 缺乏外周静脉通路 家庭病床的病人 早产儿 PICC置管的适应症 当前5页,共47页,星期二。 有上腔静脉梗阻 携带感染源,在未查出原因之前 乳腺癌术后患侧臂静脉(淋巴结清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