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企业分红与在职消费的相关性(会计毕业论文资料).doc

企业分红与在职消费的相关性(会计毕业论文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分红与在职消费的相关性(会计毕业论文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金融或证券”中“保险”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6094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2 文1:企业分红与在职消费的相关性 2 一、引言 2 二、文献回顾 3 三、研究设计 3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3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4 四、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4 (一)模型回归结果 4 五、本文结语及缺陷 5 文2: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在职消费的相关性分析 6 一、引言 6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7 (一)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在职消费 7 三、研究设计 8 (一)数据来源 8 (二)变量选取 8 四、实证分析 9 (一)描述性统计 9 (二)回归分析 10 (三)稳健性检验 10 五、研究结论 10 参考文摘引言: 10 原创性声明(模板) 11 文章致谢(模板) 12 正文 企业分红与在职消费的相关性(会计毕业论文资料) 文1:企业分红与在职消费的相关性 一、引言 收益的分配问题一直都是财务经济学者们研究的重点。Fisher Black(1976)将现代公司股利行为称作“股利之谜”(Dividend Puzzle),那么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更是“谜中之谜”(李增泉、孙铮、任强,2004)。为解释“股利之谜”,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回答“为什么公司需要发行股利(股利之谜)”的理论,如信号传递理论、税收顾客效应论、代理理论等。Rozeff(1982)是第一个利用代理成本理论来进行股利分配政策研究的学者,他的研究证实了内部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越高,股利支付率越低。他认为,企业对股利支付率的确定是在代理成本和交易成本两者之间进行权衡的结果,因为股利的发放会减少企业的代理成本,但是另一方面又会增加交易成本。支持用代理理论解释公司股利支付行为的还有LLSV、Lang、Litzenberger、Faccio等。 在我国,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用代理理论解释“股利之谜”比较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王信,2002;周立,2002;廖理和方芳,2005)。然而,目前较少有文献探索股利政策对于抑制管理层在职消费程度的作用。为此,本文拟结合高管人员的在职消费行为和企业分配政策,研究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是否能够影响高管人员的在职消费程度,从而提升公司治理效率,促进企业业绩的提高,并为企业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提供证据支持。 二、文献回顾 Jeen 和Meckling(1976)从公司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出发,认为代理人并不会总按照委托人的利益来进行企业的管理,委托人可以建立相应的监督或者惩罚机制来约束代理人的自利行为,但是不可能完全杜绝。从形式上,管理层代理问题包括过度的公款(在职)消费、过度投资、企业盲目扩张等(田利辉,2005)。股利代理理论认为,现金股利支付行为是一种有效约束管理层代理动机的机制。Easterbrook(1984)认为,股利支付行为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迫使企业从外部市场融集资金,从而使得企业面对更为严格的来自外部市场的监督。Jeen(1986)提出了现金股利的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他认为当企业存在大量现金流量时,管理层越有倾向加重在职消费的程度,而股利支配行为减少了管理者实际上可以控制的现金资源,从而减少了进行过度投资和在职消费的倾向。Lang 和Litzenberger (1989)、Lamont(1997)、Ghose(2005)及我国的魏明海、柳建华(2007)都发现企业现金流量的多少决定了企业过度投资水平的高低,现金股利的支付减少了管理层可支配的现金流量,从而减少了其进行过度投资和在职消费的行为。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国有企业现金股利的支付抑制了管理层的在职消费行为。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本文选择了2008 年~2011 年所有在深、沪两地上市的A股公司,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和巨潮网。本文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样本剔除。①剔除了42 个金融和保险行业的上市公司样本。②剔除同时发行有B、H 股的公司。③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剩余1321个样本,四年总共5284个。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本文选择了每股股利(DIVI1)和现金股利支付率(DIVI2)两个指标分别从相对数与绝对数两个方面来衡量公司的股利分派程度,并分别研究它们对高管在职消费程度的影响。构建的模型如下: PERK=a0+a1*DIVI1+a2*DIVI2+a3*SIZE+a4*IND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de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