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西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行业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行业资料”中“经济资料”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13595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2
文1:山西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 2
一、引言 2
二、文献综述 3
三、介休市转型实证分析 4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
(二)评价方法 4
1.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4
2.评价方法 5
3.评价结果分析 5
四、介休市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 6
(一)介休市转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
1.城市生态环境遭到较大的破坏 6
2.产业发展不平衡 6
3.焦炭等初级产品销路不畅 7
(二)介休市转型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7
1.地方财力难以支撑 7
2.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承载能力较弱 8
五、介休市转型路径选择 8
(一)加快工业转型发展,切实增强发展后劲 8
(二)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形成现代农业格局 9
(三)加强特色城镇建设,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 9
(四)加强现代服务业建设,放大五张名片效应 10
(五)加强城乡生态建设,全面改善环境质量 10
文2: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路径研究 11
一、山西资源型经济的特征 11
二、山西省资源型经济面临的问题 13
三、山西省资源型经济形成的原因 15
四、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措施 17
参考文摘引言: 20
原创性声明(模板) 21
文章致谢(模板) 21
正文
山西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行业资料)
文1:山西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
一、引言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的资源。多数学者认为资源型城市是指以主导产业为以当地自然资源为原材料的采掘业和加工业的工业城市。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 号)对资源型城市给出了较为全面的定义,意见中指出该类城市(地区)的主导产业是开采、加工本地区的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有118 个资源型城市,其中,63 个煤炭城市、12 个有色冶金城市、8 个黑色冶金城市、9 个石油城市、21 个为森工城市,5个其他城市。将近60%的资源型城市是煤炭型城市,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辽宁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根据资源开发阶段,资源型城市分为新建资源型、中兴资源型、衰退资源型城市。由于主焦煤资源丰富,山西省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介休市一度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焦炭之都”。然而,2008 年的金融危机使得能源需求大幅降低,煤炭销售不畅,介休市煤炭产业受到剧烈冲击。过分倚重煤炭资源的发展模式将不利于介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2010年末,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配套改革试验区批准设立,在此背景下,介休市调整了产业结构,进行了资源型经济转型。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国际型难题,美国矿业城市和德国鲁尔区等城市曾经都面临该问题。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自然资源为原材料的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在资源枯竭时必须采取转型,才能避免“资源诅咒”现象的发生,纵观全球,有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成功,有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则走向衰败,甚至成为的“鬼城”
二、文献综述
1960 年以来,由于各种天然气、石油、核能和其他资源使用越来越多,和国家对环保标准提出要求,使煤炭需求和产业结构单一的煤炭经济开始出现衰退、失业、狭窄的市场等一系列问题。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也随之逐步发展。国外学者主要从社会学和心理学方面开展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研究。其早期代表人物为加拿大著名经济史学家和经济地理学家伊内斯(Innis)。鲁卡斯()从单产业城镇或地区的发展阶段方面提出了四阶段理论。加拿大的地理学家布莱德伯里() 运用发展经济学中的依附论和欠发展理论来解释资源型城镇的兴起和衰落及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社会经济特点。他在鲁卡斯的单产业城镇生命周期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下降和关闭阶段,将城镇的发展阶段总结为六个阶段。霍顿在研究澳大利亚资源型城市后,总结出“长距离通勤模式”(Long-Distance Commuting);里德比特(Lead beater) 对加拿大单一产业资源型地区的居民就业与劳动力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20 世纪90 年代,国内学者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展开研究。有的学者对某一资源型地区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如对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田霍卿,2000;王燕阳,2000;郭海荣、白明英,2001);有的学者对全国资源型城市存在的普遍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肝糖原贮备对热缺血再灌注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肝移植术后腹腔感染中的表达及其作用(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高职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改革研究(会计毕业论文资料).doc
- 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策略(会计毕业论文资料).doc
- 关于提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价值的思考(会计毕业论文资料).doc
- 新婚姻法下女性权益保障与理财策略(会计毕业论文资料).doc
- 试论新时期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会计毕业论文资料).doc
- 情境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财会类课程中的运用浅析(会计毕业论文资料).doc
-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会计毕业论文资料).doc
-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环境审计研究(会计毕业论文资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