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盛的后现代主义科学模式以系统论取代机械论,以建 构论取代还原论,这对心理治疗元理论及实践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表达在治 疗范式转向上的变革。在这一开展过程中,精神分析与家庭治疗也同样经历了从 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过渡。精神分析界内部涌现出许多具有后现代哲学特点 的取向和流派,如关系取向、主体间性流派等。家庭治疗界,既存在着秉持精神 分析传统的流派,如鲍恩理论、心理动力取向家庭治疗、情境治疗等流派,也有 与精神分析传统截然不同的结构派、策略派、系统派等流派。20世纪70年代, 随着结构派、策略派、系统派等模型作为主要流派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在家庭 治疗界一度出现与精神分析划清界限的局面,认为家庭治疗作为一个年轻的领域 需要更多“独立”的开展,最好不要受其他流派的影响。相应地,家庭治疗心理 动力和代际模型等最初带有整合思想的模型的影响力便逐渐式微。进入80年代 后,随着家庭治疗的开展日渐成熟,许多家庭治疗师开始重新考虑个体过程的重 要性,重新将“自我”的概念引入到“系统”概念中,并进一步开展出叙事疗法、 合作对话疗法等更具后现代理念的流派。在后现代范式的转向上精神分析与家庭 治疗有诸多彼此呼应之处,这为双方在半个世纪之后回归对话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也为家庭治疗心理动力取向在当代的进一步理论整合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在我国,家庭治疗、精神分析以及认知行为治疗作为三大主要治疗流派在三 十年间得到蓬勃开展,但不同心理治疗流派之间依然界限清楚,缺少对话沟通。 在心理治疗整合方面,我国心理从业者多以技术折衷的应用为主,缺乏基于理论 的跨流派整合。心理治疗整合在我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CNKI上以“心理治 疗整合”为关键字进行检索,仅有79篇相关文献,其中期刊文献47篇,国际会 议12篇。从1989年首篇介绍西方心理治疗整合运动的文献起,前20年的文献 以综述类为主,引入了心理治疗整合的概念;2011-2021年间的文献那么以临床实 证类居多,侧重整合式心理治疗对于不同疾病的临床应用。整体而言,我国心理 咨询与治疗研究仍处于考察“疗效”的阶段,并呈现出在多元文化方面的整合视 角,但在理论比拟和整合上有待深入。在精神分析与家庭治疗的整合研究方面, 文献检索发现,关键词共同包含精神分析与家庭治疗的文献只有2篇,并且这两 篇文献本身并未涉及精神分析与家庭治疗的理论整合,而是分别从精神分析与家 庭治疗角度出发对某一现象的探讨。鉴于此,本文着重梳理了国外精神分析与家 庭治疗整合方面的理论开展,为推进我国心理治疗整合提供思路和启发。
1当代精神分析与家庭治疗在后现代视域下回归对话
随着心理治疗整合的开展,治疗师们开始对整合的可行性和深入性问题提出 了质疑和反思。精神分析和家庭治疗师也开始放下理论上的成见,鼓励围绕临床 实践的学术对话与合作。1980年代末,在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家庭治疗界出现了 精神分析的复兴潮流。以Flaskas⑻为代表的一批治疗师努力促进精神分析与家 庭治疗的对话,主张在系统家庭治疗中借鉴和吸纳精神分析中诸如潜意识、反移 情、投射性认同、依恋理论、情绪容器等核心概念。事实上,潜意识概念在家庭 治疗理论中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换了一种形式继续作为家庭治疗理论的前提假 设出现在不同的概念中,如家庭神话、家庭秘密、家庭遗产等。Flaskas同时也列 举了影响系统家庭治疗师回归精神分析观点的因素,如社会建构论对其他的认识 方式的包容、系统工作中重新强调情绪体验和治疗关系之间的关联、当代精神分 析对关系的强调越来越突出。系统家庭治疗与精神分析观点再次联合的趋势表达 在家庭治疗界出现精神分析视角的复兴,而在精神分析界也出现叙事-系统视角 的转向。
20世纪末21世纪初再度出现倡导精神分析与家庭治疗“重归于好”的呼声。 与此同时,有学者对现代系统理论与现代精神分析理论之间是否真的如此不同提 出疑问。如,系统家庭治疗师强调治疗师要保持好奇心,这与精神分析强调在精 神分析中要不带私念和欲望地与患者相遇如出一辙。再有,米兰小组强调治疗师 的中立态度对于理解系统的必要性,与弗洛伊德提出的“悬浮注意”观点类似。 事实上,鉴于当前心理治疗领域出现的关系范式和叙事范式,要在当代家庭治疗 和精神分析之间进行严格的区分是不切实际的。近几十年间,精神分析与家庭治 疗取长补短、彼此借鉴,在理论整合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开展。
2整合精神分析与家庭治疗的理论模型
家庭治疗的整合开始于家庭治疗内部不同模型的整合,之后扩展到跨领域的 整合,尤其是个体治疗与家庭治疗的整合。在与精神分析的整合方面,家庭治疗 早期的心理动力模型和代际模型就综合了精神分析的传统与家庭治疗的优势,同 时处理人格内部组织、家庭动力、社会系统3个层面。从第一代心理动力-客体 关系模型,到第二代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