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压迫症页.ppt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桑兰(1981年6月11日—)原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1987年5月进入宁波市少年体校,1993年进入国家队,1997年获得全国跳马冠军,1998年7月22日,桑兰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第1页/共28页 概念 脊髓压迫症是一组由脊椎或椎管内具有占位特征的病变引起的脊髓、脊神经根及供应血管受压迫,造成脊髓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是神经科的常见疾患。 第2页/共28页 一.脊髓的正常结构 位置:椎管内 上端- 平枕骨大孔接延髓 下端- 在新生儿 L3 在成人 L1下缘 脊髓节段 每一对脊神经前、后根的根丝附着的范围即是一个脊髓节段.脊髓全长可分31个节段 第3页/共28页 脊髓的内部结构 灰质    前角    后角 白质    上行纤维    下行纤维    固有束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组成 第4页/共28页 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前束 薄束和楔束 脊髓丘脑束 S L T C 皮质脊髓侧束 第5页/共28页 脊髓的被膜 硬脊膜 蛛网膜 软脊膜 第6页/共28页 硬膜外隙前隙 蛛网膜下隙 硬膜下隙 硬脊膜 软脊膜 蛛网膜 硬膜外隙后隙 第7页/共28页 二.病因 肿瘤最常见,约占总数的1/3以上。如转移性肿瘤;神经鞘膜瘤,神经纤维瘤;神经胶质细胞瘤。 脊柱病变 ,脊柱关节强硬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椎间盘脱出,关节脱位以及脊椎肿瘤或结核。 先天性畸形,脊髓空洞症及脊髓积水等。 炎症硬脊膜外脓肿、脊蛛网膜炎等. 脊髓血管性病变,如脊髓血管畸形、硬膜外出血等。 第8页/共28页 三.发病机制 脊髓机械性受压                 缺血性改变           浸润性改变                  髓深藏在骨性的椎管腔内其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与脑组织相类似,含水分丰富质软而脆弱,具不可压缩性,对缺血缺氧较为敏感,这些特性决定了脊髓对压迫性和缺血性损害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特征 第9页/共28页 三.发病机制 脊髓机械性受压                   缺血性改变            浸润性改变                  脊椎骨折、肿瘤等结构直接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引起脊髓受压、移位和神经根刺激或麻痹等症状.髓内的占位性病变直接侵犯神经组织,压迫症状较早出现;硬脊膜外占位性病变,由于硬脊膜的阻挡,对脊髓的压迫作用相对很轻,症状往往发生在脊髓腔明显梗阻之后。 第10页/共28页 三.发病机制 脊髓机械性受压                   缺血性改变            浸润性改变                  供应脊髓的血管被肿瘤椎间盘等挤压,引起脊髓相应节段缺血性改变.脊髓动脉受压后其分布区供血不足,引起脊髓变性和软化;静脉受压后发生瘀血,引起脊髓水肿,从而加剧脊髓受压和损害. 第11页/共28页 三.发病机制 脊髓机械性受压                   缺血性改变            浸润性改变                  脊柱及脊髓的转移瘤、脓肿、白血病等浸润脊膜、脊神经根和脊髓,使其充血、水肿、肿胀,引起脊髓受压。 第12页/共28页 临床表现 1、脊神经根受压症状 病变刺激后根会引起自发性疼痛,如烧灼痛、撕裂痛或钻痛等,并可放射到相应的皮肤节段,这种首发的根性疼痛症状常常有重要的定位诊断意义; 脊髓腹侧病变使前根受压,可出现前根刺激症状,引起肌无力和肌萎缩。 前根 后根 临床表现因病变性质的不同和病灶所在部位、发展速度、波及范围的不同而异。如脊髓肿瘤通常发病缓渐,逐渐进展;脊椎转移癌及硬脊膜外脓肿常引起急性压迫症状;脊椎结核所致的脊髓压迫症状可缓可急。一般而言,其临床症状的发展过程为: 第13页/共28页 临床表现 2.感觉障碍 脊髓丘脑束受损,出现受损平面以下对侧躯体温痛觉消失; 脊髓后索受压出现受损平面以下同侧身体深感觉消失; 横贯性损伤上述两束均受损,表现为受损平面以下一切感觉均丧失. 薄束和楔束 脊髓丘脑束 第14页/共28页 临床表现 3.运动障碍 一侧锥体束受压 , 引起病变以下同侧肢体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阳性; 双侧锥体束受压 , 初期双下肢呈伸直样痉挛性瘫痪,晚期呈屈曲样痉挛性瘫痪; 脊髓前角及前根受压 , 可引起病变节段支配肌群弛缓性瘫痪,伴肌束震颤和肌萎缩. 第15页/共28页 临床表现 4.反射异常 受压节段后根、前根或前角受累时出现病变节段反射减弱或消失; 锥体束受损则出现损害平面以下腱反射(深反射)亢进,腹壁和提睾反射(浅反射)消失及病理反射阳性. 第16页/共28页 临床表现 5.自主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