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母 婴 安 全 管 理 母婴安全现状 01 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02 下一步工作要求 03 母婴安全现状 2016年全省各级助产机构分娩产妇构成比 孕产妇死亡率: 13.83/10万(历史最低) 总例数:150例 本省户籍死亡110例 外省流入9例 意外死亡31例 2016年全省孕产妇死亡情况 1、死亡孕产妇一般特征 年 龄:主要分布主要在25-30岁之间,占35.58% 高 龄:≥35岁占孕产妇的25% 城 乡:农村比例占绝大部分,达92.31% 生育情况:初产妇所占比例达63.46% 2016年全省孕产妇死亡情况 2、死因分析 前三位死因: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死亡总数的43.27% 可避免死亡75.96%,不可避免死亡24.04% 2016年全省孕产妇死亡情况 2016年全省孕产妇死亡情况 2010-2016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率 2016年全省孕产妇死亡情况 2016年全省各市州孕产妇死亡率 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妇幼保健服务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根据预测分析,我省的主要矛盾是产科医师和助产士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其次是优质资源缺乏。“两孩政策”落地后,首先带来的是体制内的生育需求意愿相对集中释放,大多集中在城区,孕产妇倾向于到大型公立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分娩,造成一些大医院分娩量猛增的现象。 困难和问题 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和急救能力有待提高 高龄孕妇身体机能下降是需要考虑的一大危险因素。另外,近5年我省虽然采取了系列措施控制剖宫产率,但剖宫产后再生育风险发生率明显增加。 困难和问题 孕产期保健及高危孕产妇管理不到位 孕期产检质量不高。如高危妊娠识别能力差、高危孕产妇孕情掌握不准确、孕期高危诊治能力不足、高危管理不及时等; 部分医疗保健机构未设置独立的产科门诊、高危妊娠门诊,未建立或未落实高危孕产妇筛查和高危妊娠信息登记上报制度,高危孕产妇的追踪随访工作不到位 困难和问题 疑难危重孕产妇转诊不规范 部分县市区未建立完善的危重孕产妇急救网络,未制定抢救危重孕产妇的应急预案,导致危重孕产妇转诊不及时或转诊不恰当等问题; 转诊救治绿色通道不畅,导致转诊延误; 医疗机构院内缺乏应急预案及各项规章制度,多学科合作机制不健全,疑难危重症孕产妇形式化的无效会诊多。 困难和问题 疑难危重孕产妇转诊不规范 省级评审个案,救治过程中涉及到转诊的占47.12%,其中51.02%存在转诊延误或转诊时机不当。 困难和问题 未转诊 转诊 合计 妥当 不当 延误 合计 例 数 55 24 11 14 49 104.00 构成比(%) 52.88 48.98 22.45 28.57 100.00 2016年全省死亡孕产妇转诊情况 高龄产妇和危重孕产妇死亡比例呈上升趋势 困难和问题 ≥35岁: 2016年,占25.00% 2017年1季度,占43.33% 2017年1季度与2016年度全省孕产妇死亡年龄分布对比 可避免死亡比例上升 困难和问题 2012年~2016年全省孕产妇可避免死亡率变化 流动人口和意外死亡不容忽视 2016年孕产妇死亡中,意外死亡31例,占20.67%; 流动人口中妇幼保健服务可及性差: 改善流动人口中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防范孕产妇意外死亡,是目前保障母婴安全的重点和难点。 困难和问题 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是落实组织领导责任。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保障全面两孩政策下母婴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将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及目标管理考核内容,统筹部署,确保工作责任到位,经费保障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各级要严防死守,千方百计防止孕产妇死亡反弹。如有出现孕产妇死亡明显反弹的地区,易露茜主任将进行现场约谈。 二是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妇幼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及妇女儿童专科医院为主体,大中型综合医院、相关科研教学机构为技术支撑,民营医院为补充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 一 增强组织保障 二 优化妇幼健康服务资源配置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摸清妇幼健康服务资源底数,准确掌握本地区产儿科床位数和医护人员数,做好资源调配预案,有效应对服务资源紧张状况。以“调整存量、做优增量、补齐短板、提升能力”为原则,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现有资源,通过科室间、科室内床位调整等方式,尽快扩增产科床位,争取达到每千分娩量产科床位数17张。 一是调整扩增妇幼健康服务资源。 通过组建妇幼健康服务联合体、远程医疗、对口支援等方式,促进优质妇幼健康服务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联合体内部可通过项目合作、联合病房、学科帮扶、远程会诊等形式加强合作,形成分工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