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生态系统氮循环途径及发生条件分析.docxVIP

湖泊生态系统氮循环途径及发生条件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泊生态系统氮循环途径及发生条件分析   摘要氮循环是湖泊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湖泊的物质能量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湖泊生态系统的氮循环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包括矿化作用、生物同化作用、硝化和反硝化、氨挥发、厌氧氨氧化、生物固氮、沉积物吸附解吸等过程。氮在水体中的持留往往还与碳循环相关,特别在冬季,除了受温度、ph值等参数影响外,还与氧化还原程度等条件相关。因此,在控制湖泊水体中含氮浓度时,要综合考虑影响氮循环过程的多因子,以保证氮循环过程完整、湖泊水质良好及湖泊生态系统功能健康。   关键词湖泊生态系统;氮循环;途径;发生条件   中图分类号:x524文献标志码:bdoi:10.19415/ki.1673-890x.2019.25.019   在湖泊生态系统中,氮气参与许多过程,这一系列过程构成了一个开放的氮循环模型,主要发生在水气界面、水体、水体-沉积物界面等介质中[1]。氮循环是湖泊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湖泊的物质能量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湖泊生态系统中氮的来源有很多[2],包括大气湿沉降[3]、地表水输入、生物固氮等。来源可以分为点源、表面源和内源[4-5]。湖泊中氮元素的转移方式主要有三种:水中的藻类、高等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可以通过打捞或捕获转移出湖泊生态系统;在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下,氮以n2o、n2等气体形式离开湖泊生态系统;通过沉积作用进入到沉积物中并被固定[6]。此外,还可以通过鸟类和鱼类洄游进行氮素输出,通过地下水输移实现湖泊生态系统中氮素的输入和输出。   在湖泊生态系统的氮循环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有矿化作用、生物同化作用、硝化和反硝化、氨挥发、厌氧氨氧化、生物固氮、沉积物吸附解吸等过程。水中的各种有机氮通过矿化或氨化转化为氨氮,部分氨氮可被生物吸收进行生物同化作用,其余氨氮在有氧条件下被硝化细菌经亚硝酸盐氮氧化为硝酸盐氮[7]。同时,在厌氧条件下,硝酸盐逐渐受到各种反硝化细菌的影响,硝态氮被还原成气态氨,使水体失去氮。在一定条件下,氨氮也可以转化为氨气逸出水,或者通过厌氧氨氧化将氮气转化为氮气和亚硝酸盐氮气。藻类可利用水中的无机氮,并且在光合作用过程和随后的同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各种含氮有机物质。氮元素在水体-沉积物界面的吸附解吸作用也是水中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体的水质和营养水平有重要影响。   1矿化作用   矿化作用是指在氨化细菌的作用下将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的过程,生成的氨氮可用作水生植物和藻类生长的氮源,因此矿化是湖泊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的重要过程。在矿化过程中,有机氮首先被微生物胞外酶水解,然后进行氨基酸降解,最后释放出氨氮,其矿化速率主要受有机氮水解速率的限制。由于一些氨氮在沉积物中积累,而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可以利用沉积物中的氮素作为氮源,因此有机氮的净矿化速率也要受氨氮的沉积作用及水生植物、微生物的作用影响。   2生物同化作用   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在氮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湖泊生态系统中的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氨氮,并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反应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完成氮素的转移。水生植物一般吸收沉降到沉积物孔隙水中的氨氮,湖泊水体中的氨氮主要被藻类和微生物利用,或者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及氨挥发作用转移出水体。水生植物氨氮利用效率在不同条件下差异很大,一般随氨氮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氨氮利用效率显着提高。氮素的生物同化作用多发生在生长季节,之后氮素随着植物的衰老、死亡、沉降被转移至底泥内植物组织。   3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   硝化作用是指在有氧条件下,nh4+被硝化细菌氧化为no2-,之后进一步氧化为no3-。硝化作用不能改变湖泊生态系统中氮的收支情况,但是它连接了氮循环中的氨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在湖泊生态系统的氮循环过程起着重要作用。硝化细菌通常分为两种:1)自养硝化细菌,通过nh4+的氧化能来固定自身生长所需的碳;2)異养硝化细菌,通过分解有机物质获得能量。   一般认为硝化作用分为两个步骤:氨氧化和亚硝酸盐氧化。氨氧化是指在氨氧化细菌的作用下,nh4+经羟胺转化为no2-;亚硝酸盐氧化是指no2-在有氧条件下转化为no3-。硝化速率主要受可利用的nh4+影响[8],在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nh4+浓度较高,硝化速率更快。由于沉积物表面有大量的硝化细菌,有氧沉积物是湖水中硝化作用最强的地方。硝化细菌在不同理化条件下活性不同,因此硝化速率与温度、ph、无机碳源有关,还受溶解氧浓度、微生物数量、游离氨浓度等影响。   反硝化作用是指将硝态氮还原为亚硝酸盐氮,然后直接还原为铵或依次还原为no、n2o和n2,可将氮直接从湖泊生态系统中去除,对氮循环有重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