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课 结构游戏的基本构造方法
第 课 结构游戏的基本构造方法
9
结构游戏的基本构造方法 第
结构游戏的基本构造方法 第 课
9
PAGE 2
PAGE 2
PAGE 5
PAGE 5
课题
结构游戏的基本构造方法
课时
2课时(90min)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学前儿童结构游戏中的连接与组合
熟悉结构游戏中的排列与堆积
掌握结构游戏中的其他构造方法
思政育人目标:
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树立良好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构游戏的基本构造方法
教学难点:结构游戏的其他构造方法
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设计
第1节课:考勤(2 min)—?复习导入(5 min)—传授新知(15min)—?案例导入(10min)—传授新知(13min)
第2节课:复习导入(5 min)—传授新知(15min)—?案例导入(10min)—传授新知(10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
第一节课
考勤
(2 min)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复习导入
(5 min)
【教师】请同学们说出:表演游戏的特点是什么?
表演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一种艺术再现活动
表演游戏是学前儿童创造性的自娱活动
【学生】思考、发言
通过复习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传授新知
(15 min)
模块二 结构游戏的基本构造方法
【教师】讲解新知
一、连接与组合
连接与组合的构造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积塑,如凸点型积塑、花型片积塑和齿型积塑等。这些结构散件上都有“头”“孔”“槽”,可供互相连接与组合。
(一)连接
连接是将各个结构散件互相接插,使之形成一个整体。连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整体连接。将各个结构散件每一个面上的“头”与“孔”都对应连接,从而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的构造方法。整体连接可使物体的结构密集而牢固,一般用于构造“房屋”“桌椅”等。
(2)端点连接。仅将各个结构散件端点的“头”与“孔”对应连接的构造方法。端点连接构成的结构物易于转动,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可以灵活地组成不同的物体形象。
(3)间隔连接。将各个结构散件进行相间连接,连接时留有空余的“头”和“孔”的构造方法。间隔连接可以是有规律的,也可以是无规律的,一般用于构造“门窗”“桥孔”等。
(4)围合连接。将各个结构散件连接围合成一个封闭的形状,或将使用整体连接、端点连接构造的结构物围合成一个封闭形状的构造方法。
(5)填平。填平是指将一个结构散件插入另一个结构散件的空缺部分,使之形成一个平面的构造方法。填平是一种辅助性构造方法。
(课件展示图片)
【教师】提问:同学们能想到学前儿童玩具里有哪些东西是连接做成的?都有哪些优点?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讲解新知
(二)组合
一个物体形象往往由若干个部分组成,当各个部分的结构体构造完成后,就可以通过组合的方式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物体形象。组合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直接组合。直接组合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构体组合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形成某种物体形象的构造方法。
(2)间接组合。间接组合是指在两个结构体无法直接组合的情况下,用一个结构散件作为连接媒介,将两个结构体组合成为某种物体形象的构造方法。
【教师】提问:用这两种组合方法都可以做成什么样的物体?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讲解新知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结构游戏的基本构造方法,通过讲解和问答的教学方式,掌握连接与组合的相关知识
案例导入
(10min)
【教师】创设情景,进行案例分析、提问
在小四班的一次结构游戏活动中,幼儿被随机分为两组围坐在教室里的两张桌子旁边。马老师说:“我把装有积木的小筐子放在桌子中间,大家从筐里拿积木。一次只能拿一个,拿一个用一个。要是有小朋友抢别人的玩具,他就不能玩了,只能坐在墙边看其他小朋友玩。”马老师给每组放过积木后,小朋友们就马上玩了起来。马老师则坐在一旁玩手机。由于积木数量较少,有的小朋友之间发生了争抢积木的情况。马老师抬起头调节矛盾,并重申抢玩具的小朋友就不能玩了。过了一会儿,幼儿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已经完成建构的小朋友没有拆掉重新建构,而没有完成建构的幼儿只是不断摆弄自己拿到的仅有的几块积木。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马老师除了重申规则的时候抬起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顾自地低头玩着手机。
在进行下面的学习之前,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稍后分组派代表回答。
(1)对这个案例进行分
(2)矛盾的两个主要原因是什么?
(3)怎么解决这两个矛盾
【学生】思考、发言
【教师】进行总结
通过案例导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教案 第4课 各年龄班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与经典游戏指导.docx
-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教案 第5课 实战演练汇报与表演游戏概述.docx
-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教案 第6课 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docx
-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教案 第7课 各年龄班表演游戏的指导要点与经典游戏指导.docx
-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教案 第8课 实战演练汇报与结构游戏概述.docx
-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教案 第10课 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docx
-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教案 第11课 各年龄班结构游戏的指导要点与经典游戏案例.docx
-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教案 第12课 智力游戏概述与智力游戏的类型.docx
-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教案 第13课 智力游戏的类型与智力游戏的组织与指导.docx
-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教案 第14课 各年龄班智力游戏的指导要点与经典游戏指导.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