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单元分析 整组备课 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doc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单元分析 整组备课 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单元分析 整组备课 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解读 一、文体特点。 (1)七言绝句。三首描写秋天的诗,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言精炼,高度集中地反映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山行》《赠刘景文》让人沉醉在深秋的美景之中;虽已荷尽菊残,然而“橙黄橘绿”虽已百花凋零,然而“霜叶红于二月花”。《夜书所见》游客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但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在捉蟋蟀,忆起童年亦是美好。 (2)借景抒情。许多古诗是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写的,然而更多的却是借助形象来传情达意,寓情于景,寄意于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如《夜书所见》这首诗,语言流畅,层次分明,诗人把不易说出的秋夜旅人况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飒的境界,以景结情,词淡意远,颇耐人咀嚼。在《山行》中,依作者所写,秋天的红叶不仅色彩比二月的春花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这样生机盎然的秋景,寄托着诗人的精神、情趣,给读者以启迪和鼓舞。(3)诗中有画。古诗语言精炼,所有的诗都可以以画的形式呈现,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小学课文编排的古诗,都配有图画,这种“诗画结合”的特定文学样式,便于更好地引导学生借图领会古诗意境。 二、文化底蕴。 (1)秋之意象。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在人们的印象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但在古诗中,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往往与“愁”关联:有人见秋霜而悲白发,有人睹残花而伤红颜,有人望归鸿而思亲人,有人闻寒蝉而叹余生,有人拂秋风而觉萧瑟,有人触秋雨而感悲凉……就以“秋风”这个季节里最具有感情色彩的自然力量来说,古诗词中往往把秋风称为“西风”或者“清风”,赋予了其哀伤、相思的意境。 (2)古诗赠文。在古诗中,有不少是写赠与友人的,如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等,作者都是借诗表达自己的心声。苏轼的《赠刘景文》这首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的景物,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深秋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深秋景色,而橘树和松柏样,也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节操的意象。这样就符合了这一主题的古诗文化了。 (3)衍生文化。一首好的古诗,往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被引用,可能是在小说中,在一首歌中,在一个故事里,至是在一些景点中。以《山行》为例,茅盾创作的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就化用了“霜叶红于二月花”清代诗人傅山为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霜红庵”,湖南长沙还有个“爱晚亭”,都是借用了此诗而取名。 三、语言表达。 (1)画面感强。首先是用色彩点缀画面。在《山行》中,读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 二月花”,你的眼前见到的一定是满山一片火红,是满目的红枫;在《赠刘景文》中,读完“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橙子的金黄和橘子的青绿立即映人眼帘。其次,声音映衬着画面。在《夜书所见》中,“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那风吹动着梧桐叶,发出沙沙的响声,黄叶漫天飘舞,这样的画面让人倍感孤独悲凉。 (2)诵读把握。诵读是学习诗歌的基本方式。这三首诗都是四句诗,每一句有七个字,都属于七言绝句。古诗具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韵律感极强。《山行》第一、二、四句最后一个字押的是“a”的韵,因此,在这里“斜”可以变音成“xiá”。三首古诗的感情都真挚深沉,所以读的时候,语速可以稍稍平缓些,不过后两句可以往上扬。特别是最后一首《夜书所见》的后两句,是感情的转折,充满着对美好童年的回忆,可以读出欢快语气。 (3)难词解析。相对其他的古诗,这三首古诗的语言自然朴素,没有太多的生僻字,学生借助注解基本上能理解。但有几个词语与现代意思差距大,需要多加注意。首先是“坐”,在古诗中的意思是“因为”,这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促织”是蟋蟀,也称蝈蝈;“送寒声”中的“寒”字,不能只停留在“寒冷”一意上,更要体会此时此刻作者的孤独,“心寒”。 (4)生字认读。本课共要认识“径、斜”等10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挑”。从认读来看,主要是几个后鼻音的字要特别提醒读正确,“残、傲”等平时不多见的字,需要多次复现。特别是“赠、残”,是既要认读又要书写的字,更要注意。“赠”字可通过字理识字;“残”是形声字,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所以本意就是伤害。至于其他的生字,采用以往所学的识字方法应该可以轻松认读。 教学设计 的想象,满山的枫叶在夕阳下,是一副怎样的画面的呢?请你写一写。 教学资源 1.作者介绍 杜牧(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

文档评论(0)

七色彩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各行业资料的编辑整理,欢迎来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