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咏怀古迹三同步练习题.docx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咏怀古迹·三同步练习题 1、《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咏怀古迹》(其三)中的中间两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进行分析。 3、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 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4、南宋词人姜夔在他的咏梅名作《疏影》里曾经这样写:“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珮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它是对《咏怀古迹》(其三)中哪几句诗从形象上的进一步丰富提高? 参考答案: 1.答案:对王昭君寄予了深厚的同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惆怅。 答案: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这里有去与留的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国,留在了不该留下的荒漠;生与死的对比:生时可以“识”却没能“识”,死了身体不能归魂魄却归来。通过这些对比,反衬出昭君出塞的悲惨命运。 答案:不同意。(1)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的诗句只能用于“生长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长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适当,他只从哀叹“红颜薄命”之类的狭隘感情来理解昭君,没有体会到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昭君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她身行万里,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是我国历史上的奇伟女性。(2)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答案: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解析: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环珮” 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 的主题。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