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业内贸易理论演进(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经济、贸易或财会”中“贸易”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10363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产业内贸易理论演进论文 2
1006-1894(2011)03-00014-09 2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架构 2
二、产业内贸易传统理论 3
1.基于供给角度: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 4
2.跨国公司垂直专业化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研究 6
3.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理论拓展简评 8
四、结语 9
文2:产业内贸易理论新评 10
一、产业内贸易的定义和类型 10
二、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11
(四)与生产国际化相结合的产业内贸易模型 14
四、产业内贸易与政策、经济增长 15
参考文摘引言: 15
原创性声明(模板) 16
文章致谢(模板) 17
正文
产业内贸易理论演进(资料)
文1:产业内贸易理论演进论文
1006-1894(2011)03-00014-09
产业内贸易作为现代国际贸易的新形式,其理论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广泛关注并迅速发展。产业内贸易的传统理论注重研究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特别是水平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到了20世纪80年代深入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型,即垂直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以最终产品为研究对象,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阐述其形成的机理。同时,随着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的迅速兴起,基于FDI与制成品生产阶段的可分割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中间产品贸易,即某项产品的半制成品、零部件的贸易,拓展了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内涵,强调跨国公司主导下的全球要素在各生产阶段或生产工序中的最优配置。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架构
沃顿(Verdoon,1960)将产业内贸易定义为“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产品”。20世纪90年代,随着跨国公司内部“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兴起,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间的“垂直贸易”大量涌现。统计上,基于SITC分类标准,零部件、中间产品及加工产品被视为同组商品,由此,跨国公司内部的“垂直贸易”成为产业内贸易的主要表现形式。
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看,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产业内贸易经验研究的发展,林德(Linder,1961)、波斯纳(Posner,1959)、弗农(Vernon,1966)、基辛(Kissing,1968)等提出了相互需求、技术差距、产品生命周期和人力资本等理论,不断深入探索战后贸易的新格局,为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自格鲁贝尔和洛伊德(Grubel and Lioyd,1975)开创了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探索以来,20世纪70年代后期,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A,Dixit andStiglitz,1977)发表的“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化”一文,标志着产业内贸易研究进入对市场结构研究的阶段。此后,以克鲁格曼(Krugman)、兰卡斯特(Lancaster)、布兰德(brander)、赫尔普曼(Helpman)为代表的一批西方经济学家在不完全竞争体系的基础上对产业内贸易现象做出了解释。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量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模型的出现使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达到顶峰。此后,随着对贸易成本、经济地理学、产业组织以及跨国企业生产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产业内贸易理论得到重大发展,新的理论模型不断涌现。
表1显示了产业内贸易理论架构,从总体上看,经济学者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大角度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本文将最终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研究称为产业内贸易传统理论,将基于跨国公司产品生产阶段或生产工序的可分割性的中间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称为产业内贸易理论拓展。
二、产业内贸易传统理论
产业内贸易传统理论大致包括两大研究方向,分别从厂商对最终产品的供给角度和从消费者对最终产品的需求角度研究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理。从供给角度看,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参与国际贸易的产业通常处于垄断竞争条件下,形成同类产品的异质性,包括水平异质和垂直异质;从需求角度看,消费者偏好具有多样性,需求具有差异性的产品,且消费层次结构存在重叠现象。
1.基于供给角度: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即水平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差异产品是指质量相同但特性或属性不同的产品,具体而言,是指消费者所能感知的质量相同的产品产业内贸易理论演进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http:提供,转载请保留网址.在颜色、款色、规格等方面的差别,这类产品在价格上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家庭社会学课件.ppt VIP
- 答案-广东开放大学《形式与政策》你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决定》中提出怎样的改革举措?.docx
- Shure舒尔UA845 User Guide用户手册说明书.pdf
- 情感电台文本治愈系长篇故事.docx VIP
- 应收账款债权流转创新进展情况-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PDF
- 深度学习技术在人工智能中的前沿应用与突破.pptx VIP
- 牛津上海版小学英语5年级下册 Module 1 Unit 2 Watch it grow! 公开课PPT课件8.ppt
- 专项法律服务合同模版-应收账款债权融资计划.doc
- 应收账款债权流转创新进展情况.PDF
- 应收账款转让凭证及清单txt.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