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三《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学设计.doc

高一语文必修三《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必修三《社交中的语言运用》授课方案 高一语文必修三《社交中的语言运用》授课方案 高一语文必修三《社交中的语言运用》授课方案 《社交中的语言运用》授课方案 [知识与技术] 1、指导学生经过阅读、练习等不同样路子掌握称号语、禁忌语、宛转语等社交语言; 2、指导学生依照详细的语境条件运用不同样的社交语言,达到社交目的。 [过程与方法] 1、经过故事或习题分析,掌握有关社交语言的一些知识; 2、讲练联合,有所积累。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点燃学生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以得体的社交语言创立优秀的人际环境。 [授课重点] 依照社交中运用语言的要求,引导学生依照不同样的语境条件适合地表情达意。 [授课难点] 经过课内研究延长至课外,研究语言现象背后隐蔽的文化和心理现象。 [授课方法] 合作沟通法自主研究法练习法 [学生活动] 1、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收集活动,积累一些社交语言,为讲堂活动做准备。 2、讲堂经过由易到难的练习使学生能够适合运用社交语言。 [主要授课流程] 一、导入: 传说,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苦,常和一群穷孩子放牛砍柴。今后朱元璋做了皇帝,他的 很多儿时伙伴仍是照常过着很穷的日子,其中两个穷朋友想来面见朱元璋,希望能沾点光, 求个一官半职。 第一个穷朋友上殿说: 我主万岁! 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一把刀斩了多少“草头王”,陛下冲锋在前, 率先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外逃,拿住“豆将军”,却碰到了“草霸王”挡住咽喉要 道,多亏“菜将军”帮忙,才保得陛下无恙。 第二个穷朋友说: 朱老弟,还记得吗? 以前,你我都替人家看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 煮着吃。还没等煮熟,你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 你只顾从地下满把的抓豆子吃,却不小心连红草叶子也送进嘴里。叶子梗在喉咙口,卡得你 直翻白眼。仍是我出的想法,叫你用青菜叶子带下肚子里去了 二、详细商讨 (一)称号语 1、以故事说明不掌握称号语知识会闹笑话。 2、学生合作沟通,派代表到黑板前写出已经知道的一些称号语。 3、师生共同学习概括,增加积累。 “家大舍小令外人” A.对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 家兄等; B.对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舍,舍间,含有家里 的意思。) C.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恭敬,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敬辞和谦辞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单向性。所谓“敬”,自然是对别人而言的,而“谦”,则是用 于自己的,两者不能够混用。 (2)常用敬词:“贵”(如贵校、贵企业)、“大”(如大作,用于称对方的作品), “高”(如卓识)、“尊”(如尊姓大名)、 “拜”(如委托)、“赐”(如见教,请别人见教)、 “雅”(如雅正,请对方指正)、“惠”(如莅临)等。 (3)常用谦词:“拙”:(称自己的文章、看法等):拙笔、拙见、拙作. “小”、“薄”、“贱”、“敝”、“鄙”、“愚”:(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 或事物):小女、小可;薄技、薄酒、薄面;贱姓、贱内;敝人、敝处;鄙 人、拙见;愚兄、愚见。 “敢”:(表示唐突地恳求别人):敢问、敢烦。 “劳”:(烦劳,请别人做事所说的客气话): 屈驾、劳步。 其他,还有些零落谦词,如“过奖‘不敢当‘不才‘寒家‘蓬荜生辉”“抛砖引玉”等, 数量小,简单掌握。 4、使用谦敬语的注意事项:看清对象、谦敬有度(以小故事说明)。 5、小试牛刀: (1)、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 多年不见的同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却不了,最后只可笑纳了。 B.只管可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当感谢。 C.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够莅临贵校会谈会,深表对不起。 舍弟好使性子,还望多海涵。 分析:A中的“笑纳”是敬称,B中的“绵薄之力”是谦称,C中的“莅临”是敬称,都混杂了 各句话题所波及到的对象,故不得体,正确答案是D。 (二)禁忌语(古代避讳、现代禁忌) 1、学生显现自己收集的古代避讳的故事,教师补充避讳制度的本源及现代掌握避讳的意义。 2、学生沟通讲话平时生活中现代禁忌语的分类及有关的例子。 3、出示例子。 禁忌语:(1)生老病死的(避讳说“死”,西方人忌称别人“老”) (2)节庆日的禁忌语;(婚庆不说“分别”,喜庆不说“死”、“病”) (3)职业的禁忌语;(渔民忌“翻”,戏班忌“散”、“伞”,商人忌“干”、“蚀”) (4)私隐的禁忌语。(家庭情况、年纪、收入) (三)宛转语 1、运用宛转语的原则(以两个小故事说明)。 2、学生沟通讲话使用宛转语的例子。 3、参照例子。 (1)避凶求吉;(摔破碗碟说“落地开花”,棺材说“寿木”,病了说“不愉快”。) (2)宛转得体;(形容人胖或瘦可说“发福”、“富态”、“丰满

文档评论(0)

156****68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