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改革——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变迁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pptx

探索与改革——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变迁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篇 世界历史的演进 高考·一轮复习第18讲 探索与改革---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变迁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理知识 固基础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 掌握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②“斯大林模式”;③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理知识 固基础 高考导航【题文】建立社会主义与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索。在他看来,面对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如果不把俄国移到另一种比先前更高的技术基础上,就根本谈不上恢复国民经济和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因为不实行电气化,要振兴工业是不可能的。”据此分析,列宁关注的重心在于(???????)A.“布尔什维克速度” B.推行“新经济体制”C.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 D.扭转“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局面【题源】2022年高考真题——历史试题(浙江卷)理知识 固基础 高考导航【答案】C【详解】列宁认为的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因为不实行电气化,要振兴工业是不可能的”,即要想实现共产主义,就必须实现现代化大生产,由此可知,列宁关注的重心就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C项正确;列宁并未强调经济发展的速度,而是关注技术,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到经济发展模式和体制,排除B项;列宁认为当时俄国的经济技术基础较为薄弱,即重工业并不发达,而“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局面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出现的,排除D项。故选C项。理知识 固基础 精细梳理知识清单一 追随理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921年)1、背景:苏俄三年内战,形势严峻;(1)政治:国内外敌人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经济: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2、目的:集中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巩固政权;3、措施:农业工业商贸分配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将粮食无偿借给国家;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质是否定货币、价值规律;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不劳动不得食”;理知识 固基础 精细梳理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特色,是战时应急体制;5、评价:(1)积极性:①经济方面:在特殊时代,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物质的保障;②军事方面: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粉碎了敌人的武装干涉;③政治方面: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④探索方面: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度提供了一种尝试;(2)消极性: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①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忽视商品、市场的作用);②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余粮收集制);理知识 固基础 精典分析【题文】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A.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B.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C.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D.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题源】2022年新高考真题——历史试题(湖南卷)理知识 固基础 精典分析【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方面是应对国内战争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为了“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意图就是想让苏维埃政权直接进入共产主义,D项正确;该学学者并没有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不符合实际,反而认为是“国内战争的需要”,排除A项;该学者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适应了国内战争的需要,排除B项;正是因为战后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了政治经济危机,才实施了新经济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理知识 固基础 精细梳理知识清单二 直面现实--新经济政策(1921年-1928年)1、背景:(1)经济现状:连年战争,经济破坏,濒临崩溃;(2)现实原因:继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3)根本原因:探索过渡的正确途径,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4)政治前提:无产阶级国家已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2、制定:(1)标志:1921年俄共(布)十大,《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的决议,标志着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2)目的:解决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理知识 固基础 精细梳理3、内容:农业工业商贸分配①减轻了负担,提高了农民积极性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税后余粮自行支配;②缓解了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③巩固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①解除中小企业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②个别企业以租让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有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