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经济分析(局部分析) ①一般情况不是1:1的挤出 ②在存在最低工资立法,并且由此导致劳动力过剩的情况 ③外来工的受益者与受损者分析(假定外来工为体力劳动者) * 外来工的受益者与受损者分析: 运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分析以下群体的影响: a、体力劳动者,使其工资下降,部分退出劳动市场,对政府反贫困政策具有抵消的作用,因为降低了体力劳动者工资水平和就业水平。 * 工人人数 当地工人 总供给(包括外来工) N2 N1 N3 W1 W2 A B C D 需求 体力劳动者的需求与供给 工资 * 外来工的受益者与受损者分析: b、消费者:使部分消费者受益,即使用这些体力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消费者受益 。 c、使用体力劳动者的雇主 d、技术劳动者。对于互补性生产要素的需求会上升(利用互补性生产要素与替代性生产要素原理) e、移民需求导致对其他产品生产者的需求上升。 * 解释: 第一,外来工可能会选择去那些工作数量正不断扩大的地区落户。 第二,当地人在国内的迁移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外国移民流入所带来的劳动力增加。 外来工的受益者与受损者分析: * 外来工所带来的总收益是可以弥补其所带来的损失吗? 规范的标准:若外来工使当地人一部分受益,一部分受损,那么受益者所得能否弥补受损者所失,并使其经济福利还有改善呢?若外来工增加了当地人的总的可支配收入,则答案是肯定的。 * 对外来工输入地来说,外来工实际上增加了当地人口,而这些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所以,外来工到底使当地的原有居民从总体上看起来变得富有了,还是变得更贫穷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为当地增加的总产量与其消费的总产量相比,是前者大,还是后者大。 * 对于工作者:雇主支付给移民的工资不会大于其MP,若外来工仅靠自己的工资报酬来支撑自己的消费,那么这些参加工作的移民并不会减少当地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此外,若外来工的工资报酬并不等于他为所在国所创造的产出的全部价值,那么,当地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会增加。 * 非法移民比合法移民更有可能增加当地国的人均收入 第一,找工作而来 第二,没有资格申请政府福利项目 第三,移民还是缴了税 * 我国劳动力流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机制的对策分析 *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有学者认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共经历了四次人才大流动,将目前这轮正在进行的人才流动称为“第四波” 。 第一次人才大流动 时间:上世纪80年代中期 政策:国家正式发文,鼓励人才流动。同时严格限定,流动必须“正向”,即从国企流向集体企业、从大城市流向中小城市、从内地流向边疆。 标志性事件:1983年3月,全国第一家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沈阳人才公司诞生。 现象:1986年,人才流动出现异常高峰,许多人不辞而别,成为没有档案的“黑户”;抢夺人才的恶性事件也频频发生,有关部门随即出台强硬措施,流动戛然而止。 *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二次人才大流动 时间:1988年至1989年 政策:中央鼓励知识分子从体制内到体制外,可以辞职、兼职、停薪留职、创办和领办乡镇企业,同时也支持三资企业的用人自主权。 现象:百万大军下广东,赴苏南,一时蔚为壮观。这次人才流动是全民性的,规模大、有组织,‘下海’一词出现,人才服务业务也发生了变化。随着三资企业、乡镇企业涌现,为保证这些不具备管理档案权限企业能够用人,各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诞生了挂靠档案的业务。 标志性事件:一位年轻人毅然脱离了科研机构,签订了北京第一份人才流动协议,该协议编号“003”,成为北京现存最早的一份人才档案管理协议,已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 *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三次大规模流动 时间: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后 现象:人才流动空前活跃,仅1992年7月一个月,《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10多家报纸刊登重金招聘人才的广告185个。 山东省第一个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向全国、全世界招聘人才。 市场在人才调配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许多单位把人才的进出管理交给中介机构,大学毕业生就业开始实行双向选择。北京、上海、广州等几大人才服务中心空前火爆。 *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四次大流动 时间:目前进行中 背景:国企改制、产业结构调整、户籍制度改革、国际人才市场进入、跨国公司大量空降及迅速本土化 预测:国际性的人才价格、理念,国际性的评价标准,将前所未有地影响中国人才配置的既有格局。第四次人才流动的流量和流速都会超过前三次,流动的人数也将呈几何数增长,第四冲击波的影响,绝不亚于前三次。 *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四大流向: 从农村、小城镇向大中城市流动 由内地落后城市向沿海发达城市流动 由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产权交易-股权出让融资租赁.ppt
- 产权会计计量属性.ppt
- 人力资本、社会信任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ppt
- 人力资本与技能培训分析.ppt
- 人力资本与改革红利.ppt
- 人力资本与改革红利XXXX-10-17.ppt
- 人力资本与教育投资理论.ppt
- 人力资本与绩效管理思路.ppt
- 人力资本与辞退技巧.ppt
- 人力资本专题之.ppt
- 讲稿:深入理解“五个注重”把握进一步深化改革统筹部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pdf
- 副市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 2025年市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docx
-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docx
- 烟草局党组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docx
- (汇编)学习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发言心得感悟.pdf
- 汇编学习领会在二十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pdf
- 在2025年镇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docx
- 书记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纪委全会上的讲话.pdf
- 党课:从毛泽东诗词中感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