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芸教授治疗带下病的经验撷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范文).doc

李丽芸教授治疗带下病的经验撷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范文).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丽芸教授治疗带下病的经验撷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范文)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医学心理学”中“骨科学”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5401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李丽芸教授治疗带下病的经验撷要 1 1带下病与湿 2 2辩证施治 3 3治疗点滴精髓 4 3.1内外同治 4 3.2经带同病,先治带下 5 3.3治未病 5 文2:周蜻教授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经验撷要 6 1经验介绍 6 2验案举隅 8 参考文摘引言: 9 原创性声明(模板) 9 正文 李丽芸教授治疗带下病的经验撷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范文) 文1:李丽芸教授治疗带下病的经验撷要 李丽芸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是广东省著名中医妇科学专家,1993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中医”光荣称号。李教授从医50余年,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善治疗妇科疑难杂症,疗效卓著。现将其临床治疗带下病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带下一词,首见于《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带下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带下泛指妇女经、带、胎、产诸病而言,狭义带下是专指妇女阴中流出的一种粘腻液体而言,在狭义带下又有生理、病理之别。《沈氏女科辑要》第九节带下中王孟英曰:“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正常女子自青春期开始,肾气充盛,脾气健运,任脉通调,带脉健固,阴道内即有少量白色或无色透明无臭的粘而不稠的液体,特别是在经期前后、月经中期及妊娠期量增多,以润泽阴户,防御外邪,此为生理性带下。《女科证治约旨》云“若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酝酿成病,致带脉纵弛,不能约束诸脉经,于是阴中有物,淋漓下降,绵绵不断,即所谓带下也。”此为病理性带下。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民间有“十女九带”的说法,由此可见带下病严重影响着妇女的工作和生活,其高的发病率,使之诊治愈加重要。 1带下病与湿 带下与湿 《傅青主女科?带下篇》卷首开宗明义,指出“带下俱是湿证”,因带脉不能约束诸经,湿邪下注所致。湿为有形之阴邪,其性重浊黏滞,易困阻气机。《素问?阴阳明论》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胞宫位于人体下焦,最易遭受湿邪侵袭而致病。外感湿邪和湿邪内生均可导致带下病的发生。外湿多发生于经行产后子宫血室开放之际,或洗浴用具不洁,或久居阴湿之地,湿浊之邪乘虚而入,损伤任带,内湿为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湿郁日久,则可化热成毒,蓄湿成浊成痰,湿邪久留于经络,阻滞气机,加之血与湿邪互结,凝而成瘀而湿邪。 湿邪是导致带下病的主要原因,与脾肺肝肾相关。脾主运化,升清降浊,若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则津液不能四布,而下渗为带。《医学心悟》载:“脾气壮旺,则饮食之精华,生气血而不生带;脾气虚弱,则五味之实秀,生带而不生气血”。傅氏认为:“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故脾虚为带下病重要病机之一。肺为水之上源,主宣发肃降,与大肠相表里。吴鞠通“湿邪之为病,上焦与肺合”,湿邪治肺可开闭达表,使表气通,透热化湿,可通大肠腑气,使湿从下出。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肝郁气滞,木不疏土,克伐脾土,则脾失运化,水湿内停。傅氏指出:“肝之性既违,则肝之气必逆,气欲上升,而湿欲下降,两相牵掣,而停住于中焦之间,而走于带脉,遂从阴器而出”,则致带下病。肾者主下焦水脏,肾气不足,任带脉及子宫等失于“藏”、“约”,而致带下。带下症的发生与内脏的关系偏重不同,而出现傅氏所谓五色带下,《女科》云:青带乃“肝经之湿热”;黄带则是“任脉之湿热也”;黑带乃“火热之极也”,因“火极似水”故为“火之变也”,于是“火热退而湿自除矣”;“赤带亦湿病,湿是土之气,今不见黄白而赤者,火热之故也,火色赤,故带下亦耳” 2辩证施治 李教授认为,带症多由湿作祟,感染外湿、脾失健运、肝郁不疏是本病发病的促动因素,兼见热痰瘀互结。李教授主张治带必治湿,治湿有湿热、湿浊之别,兼用健脾和胃、疏肝解郁、化痰活血。临床辨证如下: 2.1湿热下注临床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相兼,或黄绿,血质黏稠,有臭味,或小腹胀痛,阴痒、阴痛、灼热,阴唇红肿、溃烂,或阴道粘膜充血,有小出血点,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口干口苦,小便短赤,便结,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上采用清热利湿止带,基本方:忍冬藤、蒲公英、板蓝根、白花蛇舌草各20g,茯苓、败酱草、黄芩各15g,厚朴、枳壳、牡丹皮各10g。方义:忍冬藤、蒲公英、败酱草、板蓝根、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zbalala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深圳市巴啦啦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FCP2R7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