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医学专业复习资料-中药学精华笔记——每章复习.pdf

大学医学专业复习资料-中药学精华笔记——每章复习.pdf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学精华笔记——每章复习 总论 1. 写出历代主要本草著作的年代、书名、载药数、作者及主要历史意义 (主要为前三个) 书名 年代 作者 载药数 主要历史意义 《神农本草经》 西汉 365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简称《本经》) 《本草经集注》 南北朝 ·梁 陶弘景 730 “诸病通用药”,《别录》 《新修本草》 唐 李责 844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 (又称《唐本草》) 苏敬 《开宝本草》 宋 983 官修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宋 唐慎微 1500 余种 私人撰述 后世简称《证类本草》 《本草纲目》 明 李时珍 1892 对世界自然科学有举世公认 的卓越贡献 《本草纲目拾遗》 清 赵学敏 921 (新增 716) 2. 炮制的目的 ①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eg:生麻黄——发汗力强 麻黄绒——用于儿科或年老体弱者 ② 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eg:延胡索——止痛 醋炒玄胡——加强止痛作用 ③ 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eg:生地黄(晒干)——清热凉血 熟地黄 (蒸制)——养阴补血 ④ 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eg:马齿苋——用开水烫后再可晒干 ⑤ 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 3. 炮制方法的五大类型 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 4. 什么叫水飞、炙、煅、单、淬 水飞—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 炙——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 煅——将药材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粹,充分发挥疗效 单——是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方法 淬——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 5.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 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的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 (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 燥等) 6. 叙述四气、五味的含义和作用 ①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平性药) a.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热性病证) b.温热: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痛络、回阳救逆(寒性病证) ② 五味——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基本的滋味,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 a.辛:发散、行气、行血 辛香之气 b.甘: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 c.酸:收敛固涩(针对滑脱类病证) d.苦:泄、燥 泄:通泄、降泄、清泄 燥:苦温燥湿、苦寒燥湿 坚阴:泻火存阴 e.咸:软坚散结、泻下 f.淡:渗湿利水 g.涩:收敛固涩 7. 叙述升降浮沉、归经的含义,古人对 “毒性”如何理解 ①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a.定义 升是上升 降是下降 浮表示发散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