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pdf

2022年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 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 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 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 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同时,切实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心 理健康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广大小学教育工作 者所面临的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根据这一要求,学校开 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爱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阶 段性,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每个阶 段的发展中,个体均面临一个发展危机,每个危机都涉及 到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个 体解决每一个危机的方式对个体的自我概念及社会观有着 深运的影响。他把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他认为小学生 处于第四阶段, “勤奋对自卑感”。如果小学生这一阶段建 立起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那么,这种在不同社交范围活 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活动的成功经验,就会 助长其胜任感,而困难和挫折则容易导致自卑感;成功的 体验有助于在以后的社会中建立勤奋的特质,表现为乐于 工作和有较好的适应性因此,指导学生学习人际交往,在 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经验,对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具有重 要的意义。 2.教育的现实需要 随着教改的深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 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逐渐成为 教育改革的科学内涵。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 的事件屡有发生。这其中,除了外部因素外,无不与学生 自身的心理脆弱、敏感、抗挫能力差等有关。因此,大力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学生进 行心理调节,以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成为素质教育的迫切任务。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 1.了解自我,接纳自我 目前学校普遍存在仅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标 准的情况,导致不少学生自我形象偏低,自信心不足,严 重阻碍着学生的素质成长。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注重帮 助学生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对自我的形象进行整体认 识,让学生从学业自我形象、社会自我形象、情绪自我形 象、体能自我形象等方面进行整体认识,找出自己的优势 与劣态;帮助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树立自信 心。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价值。 2.培养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 当前由于学习适应性不强,而沦为学业不良的学生日 渐增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就显得日趋重要。 3.养成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 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不可或缺的 条件,人际交往的适应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 展,也影响着其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当前学生由于缺 乏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可导致亲子、师生和同伴间的冲 突不断增加。所以协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是重要 的。在当今这个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做到这一点,是 尤为重要的事情。 4.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目前的教育比较强调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往往忽视 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会 严重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高。心育工作应注重对学生心理 素质的全面培养,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各方面的谐调发展, 使个体在认识、情意和行为三方面达到一个有机的整体。 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得以发挥,日后成为:具备一定的 知识技能;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对社会能作出积极 贡献的人。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1.立下坚强志坚强意志与耐受挫折的教育。 (1)培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2)培养学生形成处事果断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4)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挫折与困难。 2.浇灌友谊花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教育。 (1)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尊重自己、相信 自己。 (2)学会正常人际交往,与同学、老师、家长良好关 系。 (3)正确认识性别差异,接受发育过程中的身体变 化,正确认同性别角色,同异性同学保持正确的交往心 态。 3.迎接新挑战人格养成教育。 (1)引导学生树立发展健全人格的愿望与动机。 (2)注重学生的自我人格养成教育。

文档评论(0)

请叫我辰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