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环境风险物质泄漏的现场处置措施.docx

常见环境风险物质泄漏的现场处置措施.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 常见环境风险物质泄漏的现场处置措施 环境风险物质名称 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氰化物 若固态氰化钠、氰化钾泄入路面,要采取措施避免扬尘,可用铲子尽可能地全部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再在泄入路面喷洒过量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清除残留的泄漏物。若氰化物溶液泄入路面,可在泄入路面喷洒过量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清除泄漏物。对喷洒的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在反应过后应尽可能地收集起来,连同氰化物一并安全转移给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避免造成二次污染。此外,还应注意对周围地表水及地下水的监控。 若泄入水体,对少量泄漏,可在泄入水体中喷洒过量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清除泄漏物;对大量泄漏,必要时,应在江河下游一定距离构筑堤坝,防止污染范围扩大,实施污染消除(也可以转移被污染的废水至污水处理站),同时严密监控,直到监测达标。 现场处置氰化物的人员应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得直接接触泄漏物。若吸入氰化物,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若误食氰化物,应饮用 1:5000 的高锰酸钾或 5%的硫代硫酸钠(俗称大苏打)溶液洗胃、催吐,就医。 强酸 若无机酸(特别是易挥发的盐酸)泄入路面,不得用高压水直接冲洗,以免促使酸雾急剧扩散至空气中造成二次污染或飞溅伤人。对少量泄漏,用干燥沙、土等惰性材料洒入泄入路面,吸附泄漏物,收集吸附泄漏物的沙、土,再用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洒入被污染的路面,中和残留的酸。对大量泄漏,可在泄入路面周围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耐酸泵抽取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容器中,安全转移至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处置,再用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洒入被污染的路面,中和残留的酸。处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酸进入下水道或排洪沟等污染地表水或地下水。对于清洗路面的废水应引入废水处置系统,达标排放。 若无机酸泄入水体,可在受污染的水体中洒入大量石灰(对江、河应逆流喷洒),进行中和,至水体监测达标。 现场处置人员应戴自给式呼吸器(少量泄漏可戴防毒面具),穿防酸碱工作服,不得直接接触泄漏物。 强碱 若固体泄入路面,可用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尽可能地全部收集。若液碱泄入路面,对少量泄漏,先用干燥沙、土等惰性材料洒入污染路面、吸附泄漏物,收集吸附有泄漏物的沙、土;再用稀醋酸溶液喷洒路面,中和残留的碱液。对大量泄漏,可在泄入路面周围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安全转移至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处置;再用稀醋酸溶液喷洒路面,中和残留的碱液。处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碱进入下水道或排洪沟污染地表水或地下水。 若泄入水体,可在泄入水体中喷洒稀酸(如稀盐酸)以中和碱液,至水体监测达标。 现场处置人员应戴防毒面具,穿防酸碱工作服,不得直接接触泄漏物。 相对密度小于1、不溶于水的液态有机物 苯、甲苯等若泄入路面,应先行隔离现场,切断火源。对少量泄漏,可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或就地取材用木屑、干燥稻草等吸附;对大量泄漏,用泡沫覆盖,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抽取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安全转移至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置。处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或排洪沟污染地表水或地下水。 若泄漏物进入水体,应立即采取措施将其限制在一定范围, 可小心收集浮于水面的泄漏物;若是矿物油,可用隔油栏限制其扩散,用吸油毡吸附收集。 现场处置人员应戴自给式呼吸器(少量泄漏可戴防毒面具),穿防毒服,不得直接接触泄漏物。 相对密度大于1、不溶于水的液态有机物 硝基苯、三氯乙烯等若泄入路面,应先行隔离现场,切断火源。对少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或就地取材用木屑、干燥稻草等吸附;对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安全转移至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处置。处置过程应注意因向下渗透而造成对地下水或地表水的污染。 若流入水体,由于比水重、沉入水底,尽可能用防爆泵将水下的泄漏物进行收集,消除污染及安全隐患。 现场处置人员应戴自给式呼吸器(少量泄漏可戴防毒面具),穿防毒服,不得直接接触泄漏物。 氯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源附近人员至上风处,立即进行隔离,切断火源:小泄漏隔离 150m,大泄漏隔离 450m,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应急处置人员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穿防毒服,应尽可能先堵住泄漏源,必要时应向应急槽车转移,对已泄漏出的氯气,用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由此产生的废水。如有可能,可将泄漏的氯气导致碱性溶液吸收。漏气钢瓶可直接浸入石灰乳液中。 氨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源附近人员至上风处,立即隔离 150m, 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置人员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 穿防毒服,应尽可能先堵住泄漏源,必要时应向应急槽车转移。高浓度的泄漏市,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

文档评论(0)

行业短讯搜集,行业信息整理汇报,施工组织方案,应急预案,记录表,文档排版。本人专职技术服务类文职工作多年,擅长会前PPT,信息搜集、整理、汇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