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不良事件气管插管意外拔除案例分析、应急处理、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doc

护理不良事件气管插管意外拔除案例分析、应急处理、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不良事件气管插管意外拔除案例分析、应急处理、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护理不良事件气管插管意外拔除案例分析、应急处理、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意外拔(脱)管是指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的拔管。意外拔(脱)管在ICU属于严重的不良事件,尤其是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其发生率为0.3% - 14%。非计划拔管是气管插管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占所有气管插管并发症的5.4%-15.5%。 案例回顾 案例一 1.患者一般情况:患者,女性,77岁。诊断:肺癌、肺脓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因咳嗽、咳痰20余年,加重伴喘憋1天由门诊扶行收住呼吸内科,来时神志清,精神差,活动能力较差。医嘱:一级护理、普食。患者三日后病情加重, 血气分析示:Ⅱ型呼吸衰竭,病情危重,搬重症监护病房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行鼻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插管期间患者意识清醒,持续发热体温38-40℃,痰液量多黏稠,全身水肿进行性加重。 2.事件发生经过:患者插管上机10天后,病情逐渐趋于稳定,医生告知患者配合脱机训练,锻炼呼吸运动,并计划将于近期为其拔管。患者在上机期间意识清醒,拒绝肢体约束,同时表示积极配合,脱机锻炼第三天下午两位值班护士为其他患者翻身时,患者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自行将气管插管拔除。护士立即至患者床旁查看,给予鼻导管吸氧;同时,另一名护士立即通知医生评估患者病情,遵医嘱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 3.?本案例原因分析 (1)患者在脱机锻炼期间,医生多次告知患者将近期为其拔管,患者认为自己可以的情况下,在脱机锻炼第三天护士为其他患者翻身时,自行拔除气管插管,缺乏自行拔管风险意识,对拔管产生的危险性不了解。 (2)护士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对插管患者未做到重点关注;护士对患者及家属宣教不到位,以至于患者和家属一直拒绝约束;护士经验不足,对护理安全隐患缺乏预见性。 案例二 1.患者一般情况:患者,男性,66岁,主因颅脑损伤收住神经外科,入院时意识呈浅昏迷,GCS评分为7分,呼吸功能障碍。医嘱:一级护理,禁食、水,行气管插管,持续甲级心电监护,心电示波示窦性心律,患者躁动不安,无法配合治疗操作,在充分告知后给予使用肢体约束。 2.事件发生经过:于入院第2天10:00责任护士为患者清洁口腔、更换固定经口气管插管胶带时,咬合垫不慎呑入患者口中,立即报告护士长及主治医生,采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翻身叩背,主治医生给予拔除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躁动不安,无法配合,遵医嘱给予地西泮注射液10mg肌内注射,主治医生使用喉镜、止血钳等器械,将咬合垫取出。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98%以上,各项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 3.?本案例原因分析 (1)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虽然使用约束,但有效约束不佳,影响各项护理操作。 (2)护理操作前对患者评估不足,对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缺乏预见性。 (3)护士缺乏护理技能的规范化培训,操作技术不够熟练,导致咬合垫吞入口中。 应急处理流程 患者拔除气管插管→护士立即至患者床旁查看,给予鼻导管吸氧→即刻 通知医生评估病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翻 身、叩背、吸痰→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报告病区护士长→书写护理记录单→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逐级上报。 原因分析 气管插管意外拔除已成为ICU患者护理中的常见问题,或是由于患者的有意拔除,或是护理过程中的意外脱出所致,气管插管意外拔除可导致通气不足、缺 氧、误吸、呼吸困难、气道损伤、出血、窒息等严重后果,甚至使病死率增加,且发生非计划拔管后,插管重置率明显高于计划性拔管的患者,需要重新置管的患者病死率达25%。 1.患者自身因素 (1)?颅内因素:躁动是意外拔管的主要原因。引起躁动有许多因素首先是颅 内高压状态。 (2)?颅外因素,如呼吸道不畅,痰痂阻塞,尿液引流不畅,大便干结,卧位 不适和瘫痪、肢体受压以及冷、热、痛所致的种种不适,可导致患者在意识逐渐恢复的过程中意外拔管。 2.护理人员因素 (1)?护士安全意识淡薄,对高危患者脱管因素评估能力不足,缺乏全面性、 针对性的评估能力,对导管脱出的防范缺乏系统化培训,护理人员对导管脱出相关知识掌握不足。 (2)?护士健康宣教不足,缺乏针对性,因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病情较重,护 士往往忽略对其健康教育指导,使患者对自己所留置的各种管道的目的、意义认 识不足,缺乏对自身所置管道的保护意识,常因不耐受自行拔管。 (3)?导管固定方式欠妥,如缺乏有效导管固定、胶布固定不合理或将导管固 定在别的物体上意外将导管带出。一些患者皮脂腺分泌过多,出汗,口腔分泌物、血液或呕吐物将胶布浸湿污染,使胶布失去黏性无法有效固定。 (4)?医疗护理操作失误,如护士进行交接班、翻身更换体位、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医学资料+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