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3高二语文《过秦论》课时把关练.docx

2023高二语文《过秦论》课时把关练.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第PAGE3页 课时把关练 11 过秦论 ◆文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合从缔交 B.追亡逐北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D.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务:从事 B.叩关而攻秦 叩:攻打 C.秦人开关延敌 延敌:拖延敌人 D.振长策而御宇内 振:举起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致天下之士 A.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B.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C.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D.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却匈奴七百余里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囊括四海 ⑧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 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才能不及中人 6.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因河为池 不如因善遇之 C.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非尊于九国之师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7.下列选项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最能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三句是“       ,      ,       ”。 (2)贾谊的《过秦论》最能揭示秦始皇奴役天下百姓,造成人民起来反抗的一句是“        ”。 (3)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     ,        ,      ,      ”。 (4)贾谊在《过秦论》中写秦始皇自以为江山永固的语句是“      ,       ,          ”。 (5)贾谊在《过秦论》中用“       ,      ,      ,       ”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6)贾谊在《过秦论》中用“        ,       ,      ,      ”寥寥四句总结了秦占地由小到大,势力由弱到强,最终统治诸侯,长及百年的历史。 (7)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           ”。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3题。 材料一: 过秦论(上)(节选)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材料二: 过秦论(下)(节选) 子婴立遂不悟借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宜未绝也。……秦小邑并大城,得阨塞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会,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曰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钳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先王知雍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霸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余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

文档评论(0)

风的絮语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