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静的顿河》与《红高粱家族》的比较研究
摘 要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是文坛上一部不朽的巨著,中国
作家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耳熟能详的名作。两部
作品都是以战争为时间背景、以爱情为空间背景进行的创作,展示了不同
民族、地域的文化特征以及战争对人民的生活和心理的影响。
本文从民族文化与历史指喻的角度出发,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动态的比
较研究分析。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原因、研究的现
状以及还存在的深入挖掘的空间,说明本文的可行性和立足点。第一章主
要以战争为背景,从死亡暴力书写、爱情叙述、人性三个角度进行比较研
究。第二章主要着眼于两对男女主人公性格的比较,有充满“匪性”的葛
利高里与余占鳌的比较、散发“野性”的阿克西妮亚与戴凤莲的比较。第
三章主要从意象角度出发,重点比较“顿河”与“红高粱”意象、意象呈
现出的总体色彩,以及这种色彩描写策略的异同。第四章主要着眼于从叙
述学的角度比较了叙述人称和话语、文本风格、历史指喻三大方面。从上
述的异中有同、同中见异的动态比较中,可以看出肖洛霍夫与莫言文学创
作的异同,二人生死观、色彩观、人生态度的不同,以及俄罗斯草原文化
与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差异,也可以窥探潜藏的俄罗斯文学与中国文学之
间区别与联系。
总之,肖洛霍夫对莫言的创作虽然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持久深远的影响,
但《静静的顿河》与《红高粱家族》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从总体上看,
《红高粱家族》更注重生命血性的张扬,具有中国北方文化特色;而《静
静的顿河》中则体现出更深沉的人道主义精神。
关键词: 《静静的顿河》;《红高粱家族》;民族文化;历史指喻
I
绪 论
1、选题的缘起
我之所以将莫言和肖洛霍夫进行比较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肖洛霍夫与莫言在求学经历上具有相似之处。苏联国内战争爆发时,正
就读于初中的肖洛霍夫因战争的爆发被迫辍学在家。童年时期的莫言因家庭极度贫
困,加之当时家中是“中农”的成分,受尽冷眼与欺辱,使得仅就读小学的他被迫
辍学在家。虽然肖洛霍夫与莫言早期所受教育程度不高,但他们都酷爱读书。肖洛
霍夫早期受爱读书的父亲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包括文学、历史、地理、农
业、军事等各方面的书籍,为日后的创作夯实了基础。同样嗜书如命的莫言想尽一
切办法反复阅读村子里为数不多的书,同时,莫言也“用耳朵读书”,村子里老辈
们给莫言讲述了大量的民间传说、鬼怪故事,填补了莫言因纸质书籍缺失的遗憾,
为日后积累了大量的文学素材。可以说,肖洛霍夫与莫言均没有受到过正规的、传
统的学校教育,这反而使得他们未受到学校教条思想的影响,在文学创作、语言、
思维上具有极丰富的想象力与洞察力,避免了千篇一律。而后,肖洛霍夫与莫言都
有参军学习的经历,这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为他们的战争、军旅题材方面的创作提
供了素材来源。
其次,肖洛霍夫与莫言都植根于乡土,并深受故乡文化的熏陶。肖洛霍夫生长
在顿河草原,对顿河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所有作品的主人公都是顿河流域的
哥萨克,作品中所有的故事情节也都发生在顿河家乡。《静静的顿河》中的山川、
河流、湖泊均来源于现实中他的故乡维约申斯卡亚镇,小说中的自然景观、日常生
活、民俗小调、歌谣咒语、方言口语都来源于哥萨克的日常生活。莫言绝大部分作
品的故事都发生在他创建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高密是莫言的故乡,莫言小
说中的故事情节都是他亲身经历或听老辈们讲述的故事,加上自己的天马行空的想
象。小说中众多人物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如《红高粱家族》中的“我爷爷”
余占鳌,是以从日本劳工营逃出的高密人刘连仁为原型的。故乡的花鸟虫鱼、鬼怪
传说、方言粗话、民歌小曲、陋习迷信都构成了作品中独具地方特色的素材,故乡
是莫言进行创作的动力来源之一,高密东北乡寄予了莫言最深切的爱与恨。所以说,
肖洛霍夫与莫言都是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并用自己的家乡构建了属于自己的一个
永恒的文学世界。
最后,莫言曾多次坦言《静静的顿河》对自己创作产生的重大影响。莫言与《静
静的顿河》的第一次相遇是因为舅舅家的连环画,这使他如获至宝,“文革前家里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