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半导体聚合物纳米粒子的比率传感与成像分析
摘要
半导体聚合物纳米粒子(Semiconducting polymer nanoparticles, SPNs)是一类由半导体聚
合物制备而成的纳米荧光材料,具有高荧光亮度、快速辐射速率、优良光稳定性、低细胞
毒性和易于表面功能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细胞标记、生物传感和活体成像等生物医学
方面。本论文基于SPNs 独特优势,结合比率型检测技术的自我校准提高检测准确性的特点,
构筑了两种比率型纳米荧光传感器,分别用于铜离子(Cu2+)与次氯酸(HClO) 的检测和生物成
像。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 碳点(Carbon dots, CDs)/聚芴-4,7-二噻吩-2,1,3-苯并噻二唑纳米粒子(PFDBT-5 SPNs)
复合荧光探针制备及Cu2+ 比率荧光传感
将带正电荷且对Cu2+有响应的CDs 通过静电吸附作用修饰在比表面积较大且带负电的
PFDBT-5 SPNs 上,制备出双发射荧光探针CDs/PFDBT-5 。该比率荧光探针中的CDs 能选
择性识别Cu2+而导致CDs 荧光猝灭,基于此,实现了Cu2+ 的比率荧光检测。在最优化实验
条件下,Cu2+ 的检测范围为0-100 μM,检出限(LOD)为0.577 μM,用于水样中Cu2+ 的检测
结果令人满意。该探针具有制备简单、水溶性好、灵敏度高且线性响应范围宽等优点。在
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备了比色传感器,结合智能手机中颜色识别器程序实现了 Cu2+ 的便携
式、可视化检测。
(2) 基于PFO-PFPV SPNs 的光加速选择性氧化猝灭机制的次氯酸比率传感和成像分析
构建了一种基于SPNs 的比率荧光纳米探针,基于光加速氧化猝灭调节的荧光共振能量
转移(FRET)机制,用于HClO 在体内和体外的传感和成像。聚[(9,9-二辛基-2,7-二亚乙烯基
芴)-alt- {2- 甲氧基-5-(2- 乙基己氧基)-1,4-亚苯基}](PFPV) 中的碳碳双键(C=C)可以被次氯酸
(HClO)氧化而形成醛类,最后进一步转化为羧酸类,而PFO 由于不易氧化而对HClO 不敏
感。紫外照射能够加速上述氧化反应进程。基于这种现象,我们构筑了用于 HClO 传感的
比率型探针PFO-PFPV SPNs。该比率型荧光传感平台不需要考虑复杂的合成过程和表面功
能化修饰。此外,其良好的水溶性、低细胞毒性和超高亮度为 HClO 生物传感应用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最终该探针成功实现了对体内外HClO 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半导体聚合物纳米粒子;铜离子;次氯酸;比率传感;荧光成像
安徽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第一章 半导体聚合物纳米粒子概述
1 半导体聚合物纳米粒子概述
1.1 半导体聚合物纳米粒子简介
半导体聚合物(Semiconducting polymers, SPs)是一种具有π-共轭骨架和易于修饰的电学
和光学性质的高分子,自从对其导电性有广泛认识之后,这类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1,2] ,在光电子器件和生物医学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3] 。由于半导体聚合物是由许多像
同芳香族或杂芳香族化合物这样的有机 π-共轭单元组成,因此电子可以通过跳跃、隧穿或
其他相关机制在整个聚合物链中离域。激子从而可以沿着聚合物链扩散到邻近的受体。激
子迁移和Förster 共振能量转移能够导致半导体聚合物的能量转移放大[4] 。然而,SPs 是完
全有机和生物惰性的,Wang 课题组[3]则利用纳米共沉淀方法将有机SPs 转移到水介质中,
通过将溶解在有机溶剂 (如四氢呋喃)中的 SPs 沉淀到水介质中,生成半导体聚合物纳米
粒子(Semiconducting polymers nanoparticles, SPNs)悬浮液,由于SPNs 在本质上规避了重金
属离子对生物的毒性问题,因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故其在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应用
中表现出良好的光稳定性和良性的生物相容性[5] 。
Figure 1. Examples of several chemical structures of semiconductor polymers.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仇恨的十年”_20世纪90年代美国“仇恨犯罪”研究.pdf
- “海派”乐人朱英琵琶艺术研究.pdf
- “江湖武汉”的想象与建构(1981-2021).pdf
- “三一语法”视角下双“了”构式的习得与教学研究.pdf
- “小立体”与“大平面”——构成形式在油画中的表现探究.pdf
- “移情”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
- 《城市风景系列》油画创作谈.pdf
- 《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情境教学应用研究——以XX中职学校为例.pdf
- 《静静的顿河》与《红高粱家族》的比较研究.pdf
- 《上新了·故宫》对中国传统文化记忆的建构.pdf
- 基于成果导向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与实践研究.pdf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全国Ⅰ卷)生物实验试题分析与教学建议.pdf
- 基于集成学习的二手车保值率分析.pdf
- 基于教材活动栏目下的地理核心素养落实——以人教2019版必修一为例.pdf
- 基于结构与功能观的《细胞的基本结构》一章的教学实践研究.pdf
- 基于聚邻氨基苯酚的固相微萃取涂层的电化学制备及其应用.pdf
- 基于科学论证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发展的研究.pdf
- 基于科学素养的小学《科学》单元主题教学实践研究——以“植物的一生”为例.pdf
- 基于三阶段DEA的长三角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效率评价.pdf
- 基于数学建模思维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案例的研究——以“种群数量的变化”为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