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与“疯”:
互联网时代青年群体的审美狂欢
摘 要:审美本应是着眼于精神满足的理性活动,但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审美实践呈现出狂欢的态势,并有出现异化的可能。通过对审美活动作出分类与比较,本研究聚焦于青年短时效性的审美行为。网络社会的泛娱乐化、社交媒体的双向互动、青年群体的情绪需求,促成审美狂欢;异化边缘的审美活动对个体、群体,以及主流文化造成威胁;狂欢式的审美体验,既是欲望的投射,更是温和的抵抗,诸多审美实践由此得到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青年;审美狂欢;审美异化;社会心理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互联网赋予了参与者狂欢式的审美体验。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强势发展,以及青年网民的个性化崛起,任何一种现象或习气,都能以互联网为推手,在短时间内制造强大的群体吸引力,实现时尚而短暂的兴起,形成“XX风”,折射青年审美。作为一种广义的文化现象,为了更加具体地把握审美活动的外延,在这里,不妨借用学者们对时尚的流行领域的划分:物的流行、行为的流行、思想的流行,以及现代社会中各种流行人物的走红[1]。譬如,器物方面,“女团风”引发青年对甜美衣饰的追捧;行为方面,“冬奥风”掀起冰雪运动热潮;观念方面,“中国风”深化青年群体的民族认同感;至于流行人物方面,以青年为主体的“追星风”盛行。然而,“风”与“疯”仅一步之遥,青年阅历不广,美育体验不足,难免混淆美丑,有失分寸。
当前,学界针对青年群体的审美问题进行了很多分析,通过内容梳理和主题归纳,以下三部分研究尤为突出:审美嬗变、审美实践和审美教育。
对青年群体“审美嬗变”的关注最为普遍。有学者认为审美是高度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与年长一代相
比,当代青年出生在物质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的年代,呈现出审美方式多元化、日常生活审美化等特征[2];在中国的媒介化社会,学者笔下的人口群像是:走在前列的青少年“数字原生代”、亦步亦趋的中年“数字移民”、日益边缘化的老年“数字难民”[3]。媒介发展带来文化变迁,青年群体凭借媒介获得了更多的社会话语权,并参与文化生产,文化审美生活更偏重外在体验[4],这种娱乐休闲性的审美趋向可以帮助青年缓解内心焦虑、纾解现实矛盾。从趋同审美到趋异审美,审美情趣的变化,反映了群体情感体验的弱化、个人情感体验的增强[5]。还有学者指出,在价值认识方面,青年群体颠覆传统审美价值、崇尚价值虚无、对主流价值感到迷茫[6]。甚至出现了以丑为美的逆向美学评价,土味文化、涂鸦表情包、令人发笑的“郭言郭语”等层出不穷,在传播丑态、模仿丑态、超越丑态的过程中,青年是最积极的参与者[7]。
有学者基于时代背景,关注青年群体特定的“审美实践”。和西方社会相比,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在于,改革开放瞬时结束了此前长达30年的封闭,突然的解禁带来了强烈的反差,这导致了中国的传统社会联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断裂[8]。求新求异的青年作为新技术的先行者,对新鲜事物的敏锐推动着审美实践的繁荣,但该群体尚未成熟的辨别力引发了学者的
T
Te Bie Qi Hua
特别企划
隐忧。譬如,国潮文化激活了青年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但低质的内容会误导审美判断[9];社交媒体拓宽了女性自我呈现的场景,却也强化了社会审美文化,加剧了女性容貌焦虑[10];“精致穷”的超前消费理念为青年带来虚无的感官愉悦,而非审美愉悦[11];等等。在日益丰富的审美实践中,有学者认为不可以将审美的美感等同于娱乐的快感,审美的核心是“冷静”,从而获得深层的身心感悟和宁静[12]。由此看来,在狂欢时代,对青年群体的审美实践进行冷思考,必要且迫切。
一方面,学者普遍认为青年文化自信与“审美教育”紧密相连,关于审美教育,即“美育”的研究是当前的主流;另一方面,出于对青年群体的关爱,关涉审美的研究往往会以美育工作为落脚点。青年的全面发展,不仅指品德、智力和身体的发展,更要注重美育,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13]。当今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程度异常高的社会,每一种新兴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人类交往的新方式。在社会思潮涌起和个体意识增强的双重作用下,当代青年群体的审美呈现出多元化和碎片化的特征,青年文化自信成为审美教育的新向度[14]。高校作为美育的重要阵地,应运用多样的教育形式,让年轻人认识美、懂得美,从而体会美、创造美[15]。
通过文献回顾,我们对青年群体的审美活动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握:物质世界的丰富,为青年群体创造了大量的审美活动;网络技术的便利,促进了青年群体的沟通,并形成了鲜明的审美偏好;出于对娱乐至上、感官刺激的警惕,学者积极探索美育的途径和方法,提高青年的审美能力。就现在的情况而言,学者擅于追踪青年审美动态、分析审美行为、解读审美变化、反思审美进路,却难免呈现出重热点而轻传统、重经验而轻理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2抖音集团企业社会责任报告.docx
- 窃密木马攻击态势报告.docx
- 抖音电商消费者权益保护年度报告.docx
- 中国高端智能家居生活场景白皮书.docx
- 房子建造施工协议(标准版).docx
- 用我与汉字的故事写一篇作文六百字.docx
-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题目解析及范文素材:“强者心态”与“弱者视角”.docx
- 2025届高考语文冲刺作文题目及范文合集汇编(下).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正反事例结合,4、5月社会热点.docx
- 医学研究统计方法综合运用与结果表达03医学论文中常见统计学错误.pptx
- 医学代谢组学技术与研究系列讲座02ROC曲线分析.pptx
- 冰雪舞蹈与数字媒体艺术的结合论文.docx
- 2025年摄影师(初级)职业技能鉴定试卷:摄影作品版权登记与保护.docx
- 2025年事业单位教师招聘政治学科专业知识试卷(政治思想).docx
- 2025年日语能力测试N2级阅读专项试卷:日语阅读与语法巩固.docx
- 2025年西班牙语DELEC9级口语实战试卷:2025年备考策略.docx
- 2025年无损检测员(中级)无损检测行业标准试卷.docx
- 2025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复习.pdf
- 2025年医保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医保谈判药品价格谈判)试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