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 第三版 第十七章 分枝杆菌属.ppt

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 第三版 第十七章 分枝杆菌属.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所致疾病 2.继发感染 继发感染为再次感染,多见于成年人。病灶亦以肺部多见。结核分枝杆菌可以是外源性感染或潜伏于原发病灶内。由于机体已形成特异性细胞免疫,肺门淋巴结不肿大,病灶常限于局部,被纤维囊包绕的干酪样坏死病灶可钙化而痊愈。若干酪样坏死液化,排入邻近支气管、气管,局部形成空洞,结核分枝杆菌随咳痰排出体外,传染性很强,此为开放性肺结核。 三、免疫性与超敏反应 (一)免疫性与超敏反应概述 人类对结核分枝杆菌有一定的免疫力,主要是细胞免疫。结核的免疫属于感染免疫,又称为有菌免疫,即只有当结核分枝杆菌或其成分存在时才有免疫力。当机体内结核分枝杆菌或其成分全部消失后,抗结核免疫也随之消失。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产生细胞免疫的同时,也产生了迟发型超敏反应,二者均为 T 细胞介导的结果。 郭霍现象证实:将一定量的结核分枝杆菌初次注入健康豚鼠皮下,2周后注射局部溃烂不愈,附近淋巴结肿大,结核分枝杆菌 扩散至全身,表现为原发感染的特点。若用同量结核分枝杆菌经皮下注入曾感染过结 核分枝杆菌的豚鼠,1~2天局部迅速产生溃烂,浅而易愈,附近淋巴结不肿大,细菌亦很少扩散,表现为继发感染的特点。由此表明,机体在原发感染时未形成特异性免疫,也无超敏反应发生;在继发感染时,机体形成特异性免疫,同时发生超敏反应。 (二)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是应用结核菌素来测试受试者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有细胞免疫力及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一种皮肤试验。结核菌素有两种:结核菌素(OT)和纯蛋白衍生物(PPD)。 常规试验是取PPD5单位注射前臂屈侧皮内,48~72小时观 察结果,红肿硬结直径5mm者为阴性,表明机体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感染早期或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及免疫抑制剂使用者也可能出现阴性;红肿硬结直径5mm者为阳性,表明机体有过感染或接种过卡介苗;红肿硬结直径≥15mm为强阳性,表明机体可能有活动性结核,应进一步追查病灶,对临床诊断有意义。 3.结果判定: 红肿硬结: 直径≥5mm为阳性,说明感染或疫苗接种成功,对结核杆菌有免疫力; 直径5mm为阴性,说明未感染或感染后免疫力低下。 (二)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应用 ①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和测定免疫效果,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应接种BCG ②作为婴幼儿结核病诊断的参考,年龄越小,诊断价值越大 ③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 ④在未接种过卡介苗的人群中进行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四、微生物学检查 (一)直接涂片镜检 根据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部位不同,采取不同标本,如痰、支气管灌洗液、尿、粪便、脓 汁、胸水、腹水、脑脊液等。 1.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镜检。金胺染色可提高检查的阳性率。 2.浓缩集菌:有杂菌的标本如痰、尿、粪等,经酸碱去除标本中的黏稠部分后离心沉淀,取沉淀物做涂片染色镜检。 (二)分离培养 将处理后的标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2~4周可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必要时可进行生化反应或动物试验。 五、防治原则 (一)预防 特异性预防——接种卡介苗。我国规定婴儿出生后即接种卡介苗,7岁时复种,农村儿童12岁时再复种一次。1岁以上儿童应先做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 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接种后2~3月须再做结核菌素试验,如为阴性者说明接种失败,须再接种。 (二)治疗 治疗原则:早发现,早治疗,联合用药,彻底治愈。常用的药物有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利福平与异烟肼合用可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一、生物学性状 麻风分枝杆菌的形态、染色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似,但较结核分枝杆菌短,细长、略带弯曲,呈束状排列,大小为(1~8)μm×(0.3~0.5)μm。 麻风分枝杆菌是一种典型的胞内寄生菌,患者渗出物标本涂片中可见大量麻风分枝杆菌存在于细胞内。细胞的胞质呈泡沫状,称为麻风细胞,借此与结核分枝杆菌区别。 目前体外人工培养尚未成功 动物模型:犰狳(qiu yu),对该菌高度易感,接种后引起瘤型麻风,人对该菌抵抗力强,接触者仅少数发病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麻风患者是麻风的唯一传染源。麻风的传播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人体。近年来,发现未经治疗的瘤型麻风患者早期鼻黏膜分 泌物中含有大量麻风分枝杆菌。因此,呼吸道也是一个重要的感染途径。 (一)结核样型 结核样型占60%~70%。麻风菌素试验多呈阳性,患者的细胞免疫力强,巨噬细胞将大量细菌杀灭,很少被检查出,传染性小,称为闭锁性麻风。此型稳定,极少演变为瘤型,故又称良性麻风,病变多发生在皮肤与外周神经。 (二)瘤型 瘤型占20%~30%,患者细胞免疫力差,病变组织的抗酸染色可见大量杆菌聚集, 传染性强,称开放型麻风。此型麻风分枝杆菌可使面部结节融合,呈狮面状。 (三)界线类 界线类约占5%,麻风菌素试验呈阳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llk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文库主要涉及建筑、教育等资料,有问题可以联系解决哦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330203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