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培养基 (一)培养基概念 是人工配制的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pH一般为7.2~7.6,少数细菌的培养基按生长要求pH偏酸或偏碱,培养基制成后必须经灭菌处理。 (二)培养基的分类 1.按理化性状分类 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固体斜面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 2.按用途分类: (1)基础培养基 (2)营养培养基 (3)选择培养基 (4)鉴别培养基 (5)厌氧培养基 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一)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1.混浊生长:大多数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呈均匀混浊状态,如葡萄球菌。 2.沉淀生长:少数链状的细菌或粗糙型细菌在液体培养基底部形成沉淀,培养 液较清,如链球菌。 3.菌膜生长:专性需氧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为获得更多氧气,常浮在液 体表面形成菌膜,如枯草杆菌。 (二)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因半固体培养基琼脂含量少,较软,有鞭毛的细菌在其中仍可自由游动,常用来检查细菌的动力。有鞭毛的细菌可沿穿刺线呈羽毛状或云雾状混浊生长,穿刺线模糊不清;无鞭毛细菌只能沿穿刺线呈明显的线状生长,周围培养基透明澄清。 (三)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将标本或培养物划线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因划线的分散作用,使许多原混杂的细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上散开,称为分离培养。 由单个细菌生长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colony)。多个菌落融合成片,形成菌苔(mossy)。 不同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其大小、形状、颜色、透明度、表面光滑或粗糙度、边缘整齐度及溶血情况各有差异。 细菌菌落形态 三、细菌人工培养的意义 (一)在医学中的应用 1.细菌的鉴定和研究 2.细菌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生物制品的制备 4.细菌学指标的检测 (二)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提纯精制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醇类、酱油、味精等产品,细菌培养物还可生产酶制剂,用于石油脱蜡,处理废水、垃圾,制造菌肥和农药等。 (三)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已成功地制备了胰岛素、干扰素、乙型肝炎疫苗等。 一、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一)毒素和侵袭性酶(与致病有关) 1.毒素:外毒素、内毒素 2.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血浆凝固酶等 (二)热原质(与致病有关) 是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合成的,极微量注入人或动物体内即可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革兰阴性菌热原质即脂多糖LPS(内毒素) 耐高温,须以250℃经30分钟方被破坏 制备和使用注射药品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细菌污染。 (三)抗生素 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多数由放线菌或真菌产生,少数由细菌产生,有些已能人工合成,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 (四)维生素 某些细菌能合成自身所需的维生素(vitamin),还能分泌至周围环境中。如人体肠道内的大肠埃希菌合成的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可供人体吸收利用。 (五)色素(鉴别细菌) 水溶性色素:培养基、脓汁着色 脂溶性色素:菌落着色 (六)细菌素 某些细菌产生的仅对有亲缘关系的菌株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由于细菌素的抗菌范围窄且具有型特异性,目前在治疗上价值不大,多用于细菌的分型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 二、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一)糖发酵试验 (二)甲基红试验 (三)VP试验 (四)吲哚试验 (五)枸缘酸盐利用试验 (六)硫化氢试验 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充足的营养,适宜的温度,适宜的酸碱度和适宜的气体环境。 细菌以简单的二分裂无性繁殖,普通细菌20~30分钟繁殖一代;细菌群体呈一定的增殖规律———生长曲线(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其中对数期的细菌形态结构最典型,对外界环境刺激也最敏感。 细菌代谢过程中能产生多种合成和分解代谢产物,在细菌的鉴定、生化反应及医学上有重要意义。 一、名词解释 1.热原质 二、简答题 1.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哪些条件? 2.简述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的医学上的意义。 www.islide.cc CONTENTS 05 04 03 02 01 第一篇 细菌学总论 06 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 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第四篇 真菌学 第五篇 病毒学 第六篇 人体寄生虫学 1 细菌的生长与繁殖 2 细菌的人工培养 3 细菌的代谢产物 1 Text here Supporting text here. …… 2 Text here Supporting text here. …… 3 Text here Supporting text here. …… 4 Text here Supporting text here. …… 5 Text here Support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智能制造技术概论 配套课件.ppt
- 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 第三版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学.ppt
- 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 第三版 第三章 细菌与外界环境.ppt
- 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 第三版 第四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ppt
- 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 第三版 第五章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ppt
- 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 第三版 第六章 抗原.ppt
- VoLTE上行丢包率近期工作汇总.docx
- 中国胃癌保功能手术外科专家共识(2025版).pdf
-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喂养与饮食行为问题研究进展.pdf
- 儿童腐蚀性食管狭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pdf
- IL-6相关信号通路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机制中的研究进展.pdf
- 中国胃肠道肿瘤双镜联合手术临床实践指南(2025,深圳).pdf
- 急重症外科建设指南.pdf
- 课题申报参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策略研究.docx
- 课题申报参考: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研究.docx
- 课题申报参考: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工会工作研究.docx
- 课题申报参考: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构建研究.docx
- 课题申报参考:国家战略经济区(带)建设与跨区协同治理创新研究.docx
- 课题申报参考: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研究.docx
- 课题申报参考:国家安全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