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概述分析和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第一章 钻石的物理化学性质 钻石概述 钻石是指宝石级的金刚石,金刚石是钻石的矿物名称,它是由碳 (carbon)元素组成。钻石的英文名称为Diamond,从16世纪开始使用至今,来自希腊语中 “Adamas”,意思是 “坚硬无比”或 “难于征服 ”。 钻石具备了作为宝石的三个的基本条件,即美观(beauty)、耐久(durability)和稀少(rarity)。这表现在:钻石不但具有很强的金刚光泽(adamantine luster),而且有很高的折射率(refractive index)和很强的色散(dispersion), 经琢磨后光彩夺目、晶莹闪亮,享有“宝石之王”的美誉。钻石是自然界矿物中最硬的物质, 素有“ 硬度之王” 的美称, 其摩氏硬度(Moh’s hardness) 为10 , 而其绝对硬度是刚玉(corundum)的140倍、石英(quartz)的1100倍。目前全球共只有23个钻石生产国,年产量介于104-110百 万克拉之间,而宝石级钻石仅占钻石总产量的 20%左右;每天全球产出的D色级、无瑕疵、重1-2克拉之间的钻石不超过3颗,每年全球产出的成色为D级、重量大于0.5克拉的钻石不足5000颗。 在习俗中,钻石被定为四月生辰石,象征坚贞、纯洁和永恒;并作为结婚的信物,结婚 60周年的纪念石,被誉为“爱情之石”。 纯净的钻石是由规律重复排列的碳原子 (atom)组成,它的晶体结构具立方面心晶胞 (face-centred cubic lattices),每个碳原子都与周围的四个碳原子相连接,并且每两个相邻碳原子间的距离均相等(为0.154nm),形成四面体配位 (coordination),整个结构可看为以角顶相连接的四面体的组合 (图1-1),碳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covalent bond),键角为109 2816。这种规则而紧密的晶体结构使钻石具有高硬度、高熔点、高导热性、极低的导电性和极好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图1-1 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基本单元-面心立方体 此外,还存在六方晶格(hexagonal lattice)的金刚石,它系陨石(meteorite)撞击地表时所形成的,称为III型钻石或朗斯代尔矿 (lonsdaleite)。后来用爆炸冲击法也可合成,对石墨 (graphite)单晶沿C轴方向加温加压,也可合成六方结构的金刚石;在天然金刚石中只有在俄罗斯乌拉尔 (Ural)发现具有这种结构的金刚石,不能作宝石用途。 同样由碳元素组成的石墨 (graphite),它的晶体结构具有典型的层状 (layer)结构,每一层中的碳原子排列成六方环状(图1-2),上层面网的碳原子对着下层面网六方环的中心,面网内每个碳原子为相邻 的三个碳原子所围绕,其间距为0.142nm;但面网之间的距离为0.340nm,比层内碳原子之间的距离大得多,即层间的价键较弱。石墨是一种多键型的晶体,与金刚石只具单一的共价键不同,它在层内主要为共价键 (covalent bond) ,也有部分的金属键 (metallic bond) ,而层与层之间为分子键 (molecular bond)。金属键的存在使石墨具有金属光泽 (metallic luster)、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等性质。而层间的分子键使石墨层间极易滑动,有滑腻感,硬度低等特性。所以,石墨的这种晶体结构,决定了它在物理性质上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且与金刚石的性质截然不同。石墨和钻石有同样的化学成分,但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这种现象称为同质多象(polymorph)。 (a) (b) 图1-2 钻石(a)和石墨(b)晶体结构的比较 钻石特性 化学组成 主要由碳(C)元素组成。钻石常含有各种杂质 (impurity)和包裹体(inclusion),其中氮(nitrogen)和硼(boron)是最重要的杂质元素,它们的含量和存在形式,会直接影响钻石的光学、电性和热学等物理性 质。 所以,目前氮和硼成为钻石分类的基本依据。 钻石分类 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 Robertson、Fox和Martin等人根据红外区(infrared)吸收带(absorption band) 的差异和紫外光(ultraviolet ray)透射(transmission)的差异,提出钻石的光学性质分类;后来人们发现钻石I型(type I) 与II型(type II) 的差异是与所含的氮(N)有关,首先根据氮的含量分为I型和II型。I型钻石又 按氮的存在形式分为 Ia型和I 型;II型钻石根据是否含硼(B)分为IIa型和II 型。另外,由于氮的分布不 b b 均匀可形成混合型钻石。 I型钻石 这类钻石能透过400-300nm的紫外光并在红外区显示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