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省北斗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互联网平台企业在发展早期对用户和商家都很友善,对商家的抽成不高,对用户甚至进行倒贴式的补贴,目的就是赢得用户和商家,战胜其他平台。作为企业,平台也要盈利,适当的抽成无可厚非。但随着互联网平台企业优势地位的形成,两边通吃的现象愈演愈烈。平台对商家的抽成越来越高,给用户的实惠越来越少,平台上的价格常常高于实体店,演变为一种“技术性牟利”。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烧钱大战而存活下来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掌握了大量的用户和商家资源,拥有了顶级流量,成为了对用户和商家都具有话语权的互联网巨头,开始收割流量红利,“大数据杀熟”就是较早进入民众视野的收割方式。互联网平台企业通过分析用户每一次消费记录,掌握用户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等相关信息,“熟客”反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支付了比“生客”更高的费用。
(光明日报《警惕“技术性牟利”沦为翻版大数据杀熟》)
材料二:
中国传媒大学沈浩教授介绍,消费领域的大数据杀熟,本质上指向“个性化推荐算法”。平台对获取的用户基础数据和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后,就能给一个用户贴上成千上万个标签,完成用户的数字画像。平台清晰地记录着用户的身份信息、使用喜好、消费习惯等,这样可以方便机器识别,甚至深层次预测用户行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商品推荐。
在个性化推荐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深度学习算法后,平台甚至可以摆脱对“用户画像”的依赖。也就是说,不管生客还是熟客,平台瞬间就能完成商品推荐。原本给用户提供便利的互联网+和大数据云计算,没想到却成了一个杀熟“利器”。在网购中,同物不同价的大数据“杀熟”行为既消耗了卖家诚信,也消耗了买家对品牌的忠诚度和黏性。在这个过程当中,虽然很难断定卖家违反了哪款具体条例,但可以肯定的是,卖家一定违反了诚信经商应有的操守和底线。
(北京青年报《大数据“杀熟”套路不可不防》)
材料三:
禁止“大数据杀熟”,徒法不足以自行,关键还得看落实。就眼下而言,一些现实问题亟待破解。一方面,处罚力度似显不足。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对有不诚信经营、滥用技术手段设置不公平交易条件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线上经营者,可通过约谈等行政指导方式予以提醒、警示、制止,并责令其限期整改。有的线上经营者实施“大数据杀熟”时间较长且交易涉及消费者众多,如果仅通过行政指导方式进行处理,其处罚和震慑力度显然是不够的。
另一方面,“大数据杀熟”的判定标准虽已明确,但如何举证、谁来举证仍是大问题。消费者与经营者就“大数据杀熟”发生纠纷,有必要实行“举证倒置”,对经营者的各种说辞,监管部门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必须依法严格核实查处。
“大数据杀熟”之所以存在,不仅在于平台拥有数据优势,也在于市场开放性和透明度不足。治理“大数据杀熟”现象,不是要“杀死”大数据,而是要善于借力,形成监管和治理的合力。监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大数据网上监管平台,提高对各种隐性“大数据利用”违法行为的查处能力。要积极落实相关规定的要求,将消费评价权保障、信息使用等纳入重点监管和治理范畴,与时俱进升级监管手段,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打造让消费者放心与满意的互联网法治环境。
(CCTV《治理“大数据杀熟”重在对症下药》)
1.下列对材料中“大数据杀熟”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深度学习算法之后,互联网平台不再依赖“用户画像”,无论是生客还是熟客,平台都可以向他们进行商品推荐,“杀熟”的对象不再是“熟客”。
B.互联网平台企业都掌握大量的用户和商家资源,拥有顶级流量之后,他们开始收割流量红利,“大数据杀熟”就是较早进入民众视野的收割方式。
C.互联网平台企业能实现“杀熟”,原因之一是信息不对称,平台掌握用户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等信息,这反而使“熟客”支付更高费用。
D.消费领域的“大数据杀熟”本质上指向“个性化推进算法”,平台对所掌握的用户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完成对用户的数字画像,在此基础上实现商品推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平台企业在发展早期对用户和商家很友善,但部分企业经过多轮烧钱大战存活下来成为商业巨头后,“大数据杀熟”就成了商业垄断的必然结果。
B.线上经营者在利用“大数据杀熟”获利的过程中,可能违反了经营者应有的操守和底线,他们的行为既消耗了卖家诚信,也消耗了买家对品牌的忠诚度和黏性。
C.想要禁止网络经营者的“大数据杀熟”行为,只要对不诚信经营、滥用技术手段设置不公平交易条件等违法经营行为的经营者进行行政指导,就能达到惩治的目的。
D.因为平台拥有数据优势,再加上市场开放性和透明度不足,所以“大数据杀熟”是存在的,我们治理“大数据杀熟”现象,也不是要杀死大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docx
- 2023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与清明有关的素材:12段哀思、14句金句、20个标题、8篇范文.docx
-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64篇背诵篇目及情境式默写含答案.docx
-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2020—2022新高考文言文真题详解.docx
-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之一张表搞定高考语文意象类古诗文默写.docx
- 2023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持人格之旄节,秉风格之纯正、挽格局之雕弓,得突破之长空.docx
- 2023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试题汇编之议论文(含答案).docx
- 2023年中考作文备考:你______的样子真美(范文7篇).docx
- 教科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我们地球的模型》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含听力)(原卷版+解析).docx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初中部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docx
- 广东省珠海市第四中学、立才学校、梅华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docx
- 教科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时《生物细胞》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 牛津沪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单元速记•巧练 Unit 7 【单元测试 · 提高卷】.docx
- 牛津沪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单元速记•巧练 Unit 5【单元测试 · 基础卷】.docx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太子湾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docx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含听力)(原卷版+解析).docx
- 牛津沪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单元速记•巧练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全真模拟卷(深圳适用02).docx
-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docx
-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宪梓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