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 人音版 必修《歌唱》感受经典 第五课时 拓展与探究 手挽手——欢乐的纳吾鲁孜节 教学设计.docx

高中音乐 人音版 必修《歌唱》感受经典 第五课时 拓展与探究 手挽手——欢乐的纳吾鲁孜节 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乐教学设计 年级 高二年级 教科书版本 及章节 人民音乐出版社 必修 《歌唱》第七单元 感受经典 课题 拓展与探究 手挽手——欢乐的纳吾鲁孜节 课型 新授课 执教人 马丽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音版高中音乐《歌唱》模块第七单元感受经典第五课时拓展与探究《手挽手》。歌曲《手挽手》是新疆哈萨克族民歌。 这首作品是G大调,2/4拍,这首歌曲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是一首具有典型哈萨克民族音乐风格特点的民歌。直白的歌词奔放的情绪,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本单元以歌唱实践为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分析音乐要素,学唱歌曲,表演歌曲,体验民族乐器及民族舞蹈动作,深化情绪体验,在歌唱的同时兼顾歌曲情感内涵的分析。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课程中已经掌握了歌唱、合唱、人声分类等基本的音乐知识,但是在结合音乐要素鉴赏作品和演唱、表演作品的能力上还有不足。我发现学生对于民歌知识了解不多,但是这首民歌比较简单,学唱容易,我结合实际,从学生兴趣入手,采用多种方法,达到教学效果。 3.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学生在听、唱、奏、舞等多感官联动中,感知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情感表达的作用。 艺术表现:通过演奏乐器、创编舞蹈、音乐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多元的艺术表现能力,拓宽情感表达途径,丰富情感体验。 文化理解:在经典音乐作品中,引导学生理解民族音乐情感,感悟新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练习带附点节奏的乐句,能用铃鼓随音乐伴奏;体会哈萨克民歌的欢快跳脱的节奏和民族性格,能用舞蹈动作随音乐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学生主动感知、发现、理解音乐和情感之间的联系,领悟音乐表达的对祖国的赞美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5.教学方法:观察法、示范法、分析法、实践法。 6.教学活动设计 课堂导入: 课件播放,欣赏新疆的地域风貌及背景音乐。 引用“经典传唱人”的形式开场。 提问:刚刚听到的是哪个地方的音乐?引入课题哈萨克民歌《手挽手》。(板书课题) 2.展示PPT图片《纳吾鲁孜节》引出传统节日盛会。 3.播放课件《欢乐的节日》,一起去看看这个盛会里都有什么项目?想参加这个盛会,必须要学会演唱新疆的歌曲,演奏新疆的打击乐器,表演新疆的舞蹈。 教师在视频后期跟着音乐做一些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并分享给学生。 观看视频,聆听音乐,思考并回答问题。 感受少数民族地区的节日气氛及载歌载舞的生活氛围,并随教师学习舞蹈动作。 设计意图: 通过对新疆地域风貌、传统风俗、民族音乐、表演形式的初步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新课:体验铃鼓演奏,感知歌曲节奏。 教师活动 教师小结: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传统节日。“纳吾鲁孜”是哈萨克语“辞旧迎新”之意,节期在民间历法的新年第一天,大致在农历春分日。大会上还有很多活动,骑马、射箭、跳舞、 演奏乐器等,这一天,人们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在冬不拉的伴奏下唱即兴演唱并翩翩起舞。待会我们要参加的就是这些活动。 提问:新疆的打击乐器有哪些? 看:出示课件,了解哈萨克族打击乐器——当哈拉(铃鼓)。 奏:教师示范铃鼓演奏的两种打击节奏。 讲解铃鼓的演奏姿势及方法。 练:练习两种铃鼓的演奏方法,根据乐句配上合适的铃鼓节奏。 出示铃鼓节奏,与乐句节奏对比。 播放合唱版《手挽手》,教师和学生一起打节奏。 学生活动 了解铃鼓的演奏 方法。 尝试练习铃鼓的打击节奏。 随音乐用铃鼓为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 通过铃鼓节奏的学习,感知音乐要素和歌曲之间的关联,初步感知哈萨克民歌的 节奏特点。 新课:学唱歌曲,分析要素,深入感受。 教师活动 听:播放音乐,教师有感情的表演唱。 提问:从表演中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小结:这首歌曲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直白的歌词,奔放的情绪,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情绪。 唱:出示乐谱,随音乐哼唱歌曲。 调整音准,把握准确的音高和节奏及声音的配合统一。 随音乐跟唱,感受歌曲。 练习重点乐句。 析:观察乐谱,从音乐要素中的旋律、调式、曲式对歌曲进行分析,总结民歌特点。 随音乐完整并有感情的演唱。 学生活动 聆听,思考。 回答问题。 看乐谱,跟随音乐小声哼唱。 除节奏外,旋律、调式、创作手法也起到重要作用,这些要素使民歌更易于传唱。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遵从学生主体原则,引导学生感知音乐情绪和歌曲内涵。 通过听、唱、析,把握音乐要素,聚拢知识点,提升同学们对音乐的感知力,增强对民歌内涵的理解。 拓展活动:乐意与老师、同伴合作游戏,享受边歌边舞的快乐。 教师活动 打击乐器和演唱的本领都学的差不多了。少数民族的人们都能歌善舞,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练习边歌边舞的本领。 出示课件:游戏规则。 学习民族礼节,结合练习的舞蹈动作,自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