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跨周期竞争:企业如何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竞争优势?
引言:人类进入竞争新时代的“快”车道,单一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已经不能满足
复杂多元的用户需求和竞争格局,企业如何通过竞争优势迭代跨越周期?
人类已进入竞争新时代!
几千年以来,人类生存环境总体变化相当缓慢,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技术
进步和数字化革命的加速,人类已经进入了竞争新时代的“快”车道。
在过去的100 年中,全球经济周期的时间长度明显缩短,周期内的波动也更为剧
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过一项研究表明,18 世纪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
年,而到了21 世纪知识更新的周期只需要2~3 年。多元化的资讯也在推动着人
们观念的流动,具备独立思想的个体越来越多。竞争环境的骤变,对商业的冲击
不言而喻。
产品生命周期也在快速迭代的竞争环境中缩短,根据快消品行业的大数据表明,
新产品上市的成功率在5%以下,也就是95%的产品推出市场后是失败的,新产
品的平均寿命只有九个月。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单一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已经不能满足复杂多元
的用户需求和竞争格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跨周期竞争的方式,即通过更
新迭代或进入新领域来延续或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例如,IBM 从打字机到电脑
到人工智能;苹果从电脑到手机到智能手表;英特尔从CPU 到芯片到物联网等
等,跨周期竞争已成为常态!
1
跨周期竞争有什么特点?
1. 竞争对手更加多元化。由于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企业不仅要面对同行业、
同类别、同阶段的竞争者,还要面对来自其他行业、其他类别、其他阶段的竞争
者。
例如,智能手机不仅要与其他品牌的智能手机竞争,还要与平板电脑、笔记本电
脑、智能手表等多种设备竞争;
京东作为一个电商平台,在面对阿里巴巴、拼多多等同行业竞争者的同时,还要
应对来自腾讯、百度等其他行业竞争者的挑战;
微软作为一个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在面对苹果、谷歌等同类别竞争者的同
时,还要防范来自Facebook、Amazon 等其他类别竞争者的侵蚀;
海尔作为一个家电制造商,在面对美的、格力等同类别竞争者的同时,还要注意
来自小米、苹果等其他类别竞争者的入侵。
2. 竞争内容更加复杂化。由于消费者需求和喜好多样化,面对消费者的既要又
要还要,企业不仅要在产品功能、性能、价格等方面进行竞争,还要在品牌形象、
服务质量、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竞争。例如,汽车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出行需求,
还要提供舒适性、安全性、节能性等附加价值,并且符合环保标准和社会期待。
2
3. 竞争结果更加不确定化。由于市场变化快速,消费者行为难以预测,企业很
难准确判断自己和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并且及时调整策略和行动。例如,在疫情
期间,线上教育、远程办公等新兴领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而传统领域如旅游、
餐饮等则受到了重创。
跨周期竞争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跨周期竞争的背后是对竞争环境变化的把握,而对单一产品生命周期的坚持是
企业实现跨周期转型升级最大的战略盲点。品类战略只适用于单一纬度的竞争,
而对于跨维度、多维度的竞争,则需要更加复杂和全面的战略规划。在跨周期
竞争已成为常态的今天, 品类战略阻碍了企业实现跨周期竞争。
品类战略作为老定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里斯与特劳特分家之后,在中国市场提
出的新概念。但值得警惕和思考的是,在今天,可口可乐、苹果、亚马逊、3M、
雀巢、路易威登等欧美大品牌,没有任何一家使用品类战略,只有中国企业还深
陷其中。当当网图书、九阳豆浆机、格力空调、王老吉凉茶、简一大理石瓷砖……
无一不是受到品类战略的影响,从而在跨周期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遇到了严重的
认知障碍。
3
当竞争环境稳定时,“心智资源”理论对一些初创型公司或许管用,但竞争环境变
化极快时,“心智资源”就不是一种战略,而是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术手段。越
是动荡不安的竞争环境,人们心智偏好的游移速度越快,人们越会跟随社会变化
而拥抱众多新事物。固守心智资源这种思维,本质就是盲人摸象、刻舟求剑。
1. 品类战略难以实现多产品/品牌竞争协同
为了应对增长,企业“一个品牌专注一个品类”,导致大型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