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讲 找准论点、论据及其对应关系 对于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生要能把握文本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高考注重考查考生对文本说理性和逻辑性的理解,以及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1.论点理解上设错。考生首先要正确区分论题与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然后分析论点出现的位置,聚焦表述论点的“词句”,准确辨识试题的陷阱。 2.在论点与论据的对应关系上设错。论据是用来证明或阐释论点的,考生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正确。 3.在论证方法上设错。考生要对各种论证方法的内涵有透彻、准确的理解,防止在论证方法的辨识上出错。 典例1 [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与西方叙事作品的定点透视不同,中国传统叙事作品往往采取流动的视角或复眼映视式的视角。 流动视角的所谓流动,就是叙事者带领读者与书中主要人物采取同一视角,实行“三体交融”:设身处地地进入叙事情境,主要人物变了,与之交融的叙事者和读者也随之改变视角。读《水浒传》的人可能有一个幻觉,你读宋江似乎变成宋江,读武松似乎变成武松,这便是视角上“三体交融”的效应。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比如武松大闹快活林:武松一路喝过了十来处酒肆,远远看见一处林子。抢过林子背后,才见一个金刚大汉在槐下乘凉。武松自忖这一定是蒋门神了。转到门前绿栏杆,才看见两把销金旗上写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对联。 西方小说往往离开人物,从另一视角描写环境,细及它的细枝末节、历史沿革,以便给人物活动预先构建一个场景,如《巴黎圣母院》在描绘那座伟大的建筑时,就先用了数十页篇幅。而这里的视角则几乎寸步不离地随武松的行迹眼光游动,武松看不到的东西,读者也无从看到。游动视角不仅紧随人物眼光,也投射了人物性情——这只能是武松的眼光,他豪侠中不失精细,看清环境才动手;换作李逵恐怕就板斧一挥图个痛快了。 流动视角有时也采取圆形轨迹。《水浒传》中杨志、索超大名府比武,采取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视角;梁山泊军队攻陷大名府,采取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视角。杨、索比武本身着墨不多,却写月台上梁中书看呆了;两边众军官喝彩不迭;阵面上军士们窃议,多年征战未见这等好汉厮杀;将台上李成、闻达不住声叫“好斗”;观战的诸色人物各具身份神态。金圣叹的眉评甚妙:“一段写满教场眼睛都在两人身上,却不知作者眼睛乃在满教场人身上也。作者眼睛在满教场人身上,遂使读者眼睛不觉在两人身上。”流动视角妙处在于:看客反成被看客,着墨不多自风流。 杨志比武的描写,是在单纯中求洒脱;大名府陷落的描写,要在复杂中求专注了。千头万绪由何处着手?叙事者心灵手捷,一下子捉住了梁中书遑遑然如丧家犬的身影和眼光,举一纲而收拢千丝万缕。行文没有让梁中书轻易脱险,而是在他逃遍东南西北四门和三闯南门的过程中,由内往外地辐射出圆形的视角,把瞬间遍及满城的战火统一于一人的眼光之中。 视角可以分为内视角、外视角和旁视角等处在不同层面上的类型。视角的流动,可以在同一层面上采取对位的、波浪状的或者圆形的种种流动方式;也可以在不同层面上采取跳跃的或者台阶式的流动方式。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有一则二百余字的故事,使用有如昆虫复眼一般的视角。它先用外视角,写翰林院一位官员从征伊犁,突围时身死,两昼夜后复苏,疾驰归队。 随之,作者和翰林院一位同事问起他的经历,采取他“自言被创时”的方式转向内视角。内视角把人物在生死边缘上迷离恍惚的意识滑动,寓于灵魂离体后的徘徊,简直是某种意识流的写法。最后作品又转到旁视角,借同事之口表达对这位官员的赞叹。复眼映视式视角的运用,使小小文本具有多重功能:情节功能、深度心理功能和口碑功能,因而这篇笔记简直成了视角及其功能的小小实验室。 (摘编自杨义《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叙事作品视角的分析,证明了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式的视角优于定点透视。 B.文章第二段以《水浒传》中“大闹快活林”为例,论证流动视角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 C.文章末段以《阅微草堂笔记》中一则小故事为例,论证视角在同一层面和不同层面流动存在着差别。 D.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对比论证等方法,让专业性很强的叙事学概念变得较易理解。 答案:D 解析:A项,“证明了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式的视角优于定点透视”说法有误。文章开篇虽提及西方叙事作品采用“定点透视”,中国传统叙事作品往往采取“流动的视角”或“复眼映视式的视角”,但只是客观陈述,没有扬此抑彼的意味。B项,“论证流动视角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理解错误。第二段以“大闹快活林”为例,是为了说明“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三体交融’效应”。C项,文章举此例的目的,在于说明视角流动的方式是灵活的,而不是论证视角在同一层面和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审准题目要素依文筛选信息.ppt
- 2023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ppt
- 2023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散文的结构分析课件.ppt
- 2023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散文-文中重要词句含意的理解.ppt
- 2023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小说-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ppt
- 2023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小说-分析文本叙事特点.ppt
- 2023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小说-鉴赏小说的嘲结构叙述等的答题角度.ppt
- 2023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鉴赏-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课件.ppt
- 2023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比较阅读课件.ppt
- 2023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鉴赏-鉴赏意象赏析意境课件.ppt
- 通史版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二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__秦汉第1讲走向“大一统”.doc
- 通史版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三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__魏晋至隋唐第2讲魏晋.doc
- 2025版高考英语一轮复习Unit2ManandManmadeDisasters教案含解析重庆大学版选修7.doc
- 通史版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五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前第.doc
- 通史版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三单元第2讲课后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
- 通史版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三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__魏晋至隋唐第1讲魏晋.doc
- 通史版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单元第3讲课后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
- 通史版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单元整合学案含解析人.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选修.doc
- 通史版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三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__魏晋至隋唐第1讲魏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