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其中可免费阅读2页,需付费59金币后方可阅读剩余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4、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形象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城市形象的研究起步较早,起源于城市建筑领域的研究,上世纪60年代,美国城市规划专家凯文·林奇的专著《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着眼于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讲述了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他认为城市应该具有高度的“可意象性”,即清晰、强烈地被感知,并提出“城市形象”这一概念,作者认为人们对城市的理解是城市与其他相关事物混合后,人们在各种感官的作用下得出的综合印象,并且这种印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物质形态存在的城市,其城市意象包括:道路、街边、区域、结点和标志物五大元素。在CNKI数据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