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城镇化高中地理.pptx

2.3城镇化高中地理.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镇化(第二课时)鲁教版 目录一.城镇化概念及动力01二.城镇化过程及特点02三.中国城镇化03四.不同地区的城镇化03 三、中国的城镇化 读图2-3-1,说出2007年与2017年合肥市城镇用地规模的变化。举例说明城镇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城镇化 1949 年到 1978 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城 镇化相当缓慢, 1950—1980年的30年间,城市人口比 重由11.2%上升到19.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 社会的迅猛发展,显著拉动了城镇化进程。城镇人口 快速增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1978—2020年的42年间,城市人口比 重由17.9%上升到63.89% ,而发达国家实现这一过程则用了一两百年。 图2-3-8为中国不同时期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图2为中国部分省份城镇化率三、中国的城镇化 图2中国部分省份城镇化率结合以 上材料,简述中国城镇化的特点(时间尺度),试分析成因。三、中国的城镇化 结合以 上材料,简述中国城镇化的特点(空间尺度),试分析成因三、中国的城镇化 四、不同地区的城镇化 图2-3-1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率及发展趋势四、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国家或地区1950年2000年2030年(预测)世界29.147.160.8发到国家52.573.981.7发展中国家17.940.557.1北美洲63.979.186.9欧洲51.272.779.6大洋洲60.672.774.9南美洲43.779.788.6亚洲16.637.154.5非洲14.937.153.6 活动1:探究世界不同国家的城镇化差异 结合图2-3-6、图2-3-8以及表一和表2-3-2,分析、对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率的变化,说明不同国家城镇化差异及其主要形成原因。表1英国不同时期的城镇化率 活动1:探究世界不同国家的城镇化差异差异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起步时间目前水平目前速度所处阶段人口流动方向及现象①城市中心区→郊区、小城镇和乡村②郊区化、逆城市化乡村→城市晚早低高快慢加速发展成熟 结合图2-3-6、图2-3-8以及表一和表2-3-2,分析、对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率的变化,说明不同国家城镇化差异及其主要形成原因。国家中国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巴西印度1950年11.87955.264.253.436.212.42011年51.379.685.882.491.384.631.3表2-3-2世界部分国家的城镇化率(单位:%) 中国城镇化现状发展中国家。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城乡发展很不平衡。我国须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五、案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材料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总体实施方案》(发改规划〔2014〕2960号)明确各项试点任务总体要求,重点在农民工融入城镇、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城市(镇)绿色智能发展、产城融合发展、开发区转型、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带动新农村建设等领域。2014年我国新型城镇化试点以来,涌现出许多典型的发展模式。结合以 上材料,简述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大小并重;集约节约案例:中国特色新城镇化道路 结合以 上材料,思考发展新型城镇化有何意义?年份GDP亿元三次产业结构195267951.9;20.9;28.21978364527.9;47.8;240004.4;38.9;56.7表2 中国部分年份的GDP和三次产业结构对比案例:中国特色新城镇化道路 案例:中国特色新城镇化道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意义增加农民收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开拓市场,增加消费需求,推动产业发展,缓解投资需求扩大而内需不足的矛盾。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意义 人口:农业 非农业地域:农村 城镇产业:农业 非农业资源环境交通社会人口住房人力资源整合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交流自然环境人文环境goodprocessbad城镇化三 阶 段1、时间差异2、空间差异发达国家VS发展中国家中国新型城镇化板书

文档评论(0)

笑笑二年级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术业有专攻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