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概念及作用.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遗传图谱的构建 人类基因组遗传图谱的构建: 人类的遗传图谱是利用家系分析法,在对8个家系的134个成员的分析中,主要根据5264个STR标记绘制而成的。利用这些家系的资料绘制第1至22号染色体图谱。对于X染色体图谱,还利用了来自另外12个家系,170个成员的资料绘制而成。 将5264个标记定位在2335个位点,据此构建的人类基因组遗传图谱的密度为每个标记599 Kb。 第三十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植物基因组遗传图谱的构建: 选择亲本 产生构图群体 遗传标记的染色体定位 标记间的连锁分析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2、物理图谱 由于遗传图谱的分辨率有限、精确性不高,所以还要构建物理图谱。 基因组物理图谱的构建主要有三种途径: ①限制性酶图谱 ②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 ③序列标签位点(STS) 如表达的序列标签(EST), 来自cDNA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图 9-27 酵母菌第III染色体遗传图谱(A)与物理图谱(B)的比较 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二)基因组图谱的应用: 1、基因组序列测定 2、基因定位 3、基因组比较分析 4、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5、基因的克隆与分离 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三) 后基因组学 后基因组学(post-genomics)是在完成基因组图谱构建以及全部序列测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全基因组的基因功能、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调控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后基因组学主要利用DNA微列阵技术、蛋白质组学、酵母菌双杂交系统以及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相结合,对已知的基因组序列进行研究。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1、DNA微列阵 DNA微列阵(DNA microarrays)就是利用DNA芯片技术,同时进行大量分子杂交,以分析比较不同组织或器官的基因表达水平,筛选突变基因,从核酸水平分析基因表达模式。 2、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从蛋白质水平来研究基因组的基因表达,分析基因组的蛋白质类型、数量、空间结构变异以及相互作用的机制。 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3、酵母菌双杂交系统 酵母菌双杂交系统(two hybrid-systems)是利用在酵母菌的同一个细胞中共同表达不同蛋白质,以鉴定蛋白质之间互作的一种分析方法。 4、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利用计算机贮存原始资料,分析生物信息,将DNA芯片以及蛋白质双向电泳结果转变成为可读的遗传学信息的学科。生物信息学是将现代生物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结合,收集、加工和处理生物资料。 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图 8?29 酵母菌双杂交系统 A、双杂交系统组成 B、将A中的构建体混合,转化酵母菌 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自从1996年酵母菌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以来,在4年多时间里,全世界已有1000多个实验室,5000多名科学家从事酵母菌后基因组学的研究,共发表论文7000多篇,鉴定1060个新基因的功能,但仍然还有约1600个阅读框架的功能不清楚。这些结果充分说明后基因组学研究的复杂性。 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酵母 1.5 ? 107 拟南芥 1.0 ? 107 水稻 4.3 ? 108 人类 3.3 ? 109 玉米 5.4 ? 109 第四十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人类基因组计划(扩展课) (human genome project, HGP) 人类基因组计划 曼哈顿原子计划 阿波罗登月计划 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第一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一、基因的研究简史 概 述 ● 19世纪60年代 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 ● 1909年 W. Johannsen首先使用基因(gene)一词 ● 1926年 Morgan发表了“基因论” ● 20世纪40年代 Bendle和Tatum提出了“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学说 ● 20世纪50年代 Benzer提出了“顺反子”概念 ● 20世纪60年代 遗传密码的破译使人们对基因表达的机理有了更多的了解

文档评论(0)

努力奋斗的小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