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课件-肾综合征出血热.PPTVIP

传染病学课件-肾综合征出血热.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治 疗 (1)发热期 1. 控制感染:利巴韦林、1g/d,加入10%GW静脉滴注,持续3~5天。干扰素α每次300万u肌注,每12小时一次,共4次。 2. 减轻外渗:早期卧床休息,为降低血管通透性可服路丁、维生素C、20%甘露醇125~250ml ,静注,每日一次。 3. 激素治疗:高热、中毒症状重者应用。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 4. 预防DIC:低佑500ml/日,及小剂量肝素3—5天。 * 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 概 述 流于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具有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特征病毒性疾病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它包括我国的流行性出血热、朝鲜半岛的朝鲜出血热、前苏联的出血性肾炎、芬兰的流行性肾病、南斯拉夫的流行性肾炎。本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表现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损害等为特性。 病 原 学 病源为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 (一)病毒形态和结构 为负性单链RNA病毒,圆形或卵圆形,直径80~120nm,双层包膜,外膜上有纤突。 (二)基因结构及编码蛋白质 基因RNA分大、中、小(即L、M、S)三个片段,分别编码病毒聚合酶、包膜糖蛋白可分为G1和G2,及核衣壳蛋白,核衣壳蛋白有很强的抗原性诱发宿主产生强的免疫反应,抗体出现早,可作早期诊断。 (三)病毒分型 汉坦病毒目前有13个血清型,公认的有以下5型: 1、第1型汉滩病毒型 由黑姬鼠携带,主要在亚洲、东欧流行,表现多为重型。 2、第2型汉城病毒型 全球分布,由家鼠携带,亚洲东部及世界各海港,表现多为轻中型。 3、第3型普马拉病毒型 主要在欧洲北东部,由棕背(鼠平)携带,表现轻型多。 4、第4型希望山病毒型 由美国田鼠体内分离出,尚未发现此型病毒引起疾病。 5、第5型辛诺柏病毒型 主要在美国西南部、西部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很高,由鹿鼠携带。 (四)抵抗力:病毒抵抗力弱。 流 行 病 学 (一)流行分布 本病主要分布于欧亚两大洲,包括中国、朝鲜、日本、前苏联、芬兰、丹麦、瑞典、挪威、荷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希腊、瑞典、比利时、英国和法国等。 (二)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鼠类是主要传染源,亚洲为黑线姬鼠、褐家鼠、 大林姬鼠(林区)。欧洲为棕背(鼠平)。 (三)传播途径 1、呼吸道 黑线姬鼠感染后10天,其唾液、尿液和粪便开始有病毒排出,干后可污染尘埃,经呼吸道吸入而发病。 2、消化道 其排泄物可污染食物。 3、直接接触 经皮肤、伤口侵入人体,而引起发病。 4、母婴 在患病孕妇流产死婴的肝、肾、肺、脏器内分离到本病毒。在黑线姬鼠的鼠胎中亦能分离到本病毒。 (四)易感人群和免疫力 (五)流行特征 1、严格的地区性 本病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除青海、新疆外,其他各地区均有发生。我国疫情最重,其次是俄罗斯、韩国和芬兰。 2、季节性和周期性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11月至次1月份为高峰,5~7月为小高峰。一般相隔数年有一次大流行。 发病机制及病理 (一)发病机制 病毒进入体后有一短时(约1周)的病毒血症,出现发热及毒血症症状,病毒及其引起的免疫损伤,造成全身小血管及多数脏器损伤。 血管通透性增加,皮肤充血及血浆外渗,引起水肿、低血容量血症,甚至低血容量休克。肾血流量不足及免疫损伤等因素,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全身小血管损伤及释放的凝血因子激活内、外凝血系统,发生DIC及继发性纤溶,进一步加重休克、出血、肾损害。 病毒作用,免疫损害 全身小血管病变 血管内 血液浓缩 血管、血管外 HB 血液外渗 充血、水肿 “三痛” “三红” 休克 低血压 发热等 DIC 出血 血小板减少 ARDS 肾衰 血容量不足 (二)病理 基本病变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损害和多脏器病变。血管内皮细胞变性、坏死、肿胀、管腔微血栓形成。 1、肾:病变最显著,肿大、充血、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小球充血、基底膜增厚、肾间质水肿、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电镜下可见毛细血管基底膜有颗粒状电子密度增高的沉淀物,为IgM、IgG和C3。 2、心脏:右心房内膜下广泛出血

文档评论(0)

子不语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平安喜乐网络服务,专业制作各类课件,总结,范文等文档,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有求必应,感谢

认证主体菏泽喜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726MA7HJ4DL4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