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颈椎椎管狭窄症 简介 颈椎椎管狭窄症与脊髓型颈椎病的概念和界限往往不清,它们既互相联系义有区别,颈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目前仍是一个难题。针刀闭合型手术从调整软组织损伤应力平衡的角度开展对颈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取得了可喜成果。 相关解剖 颈椎解剖特点已在上节叙述过,请参阅。但需提及几个在解剖上有意义的特点。 在动态下,颈椎脊柱有如下特点: 颈部椎间管(孔)在屈曲时开大,伸展时变小。 头部向左、右旋转时因硬膜移动,使椎管变得狭窄。 在颈部屈、伸时,椎管内的脊髓和神经根并不升降,它们仅出现折皱和展开现象。 当颈部过伸时,黄韧带亦可形成褶皱而突入椎管。 X线片或CT片测量:C3-7椎管的中矢径,正常15mm;中矢径11-13mm为相对狭窄;中矢径10mm为绝对椎管狭窄,脊髓将受压: 正常椎管,椎体之比为0.91,有三节以上比值0.75时提示椎管狭窄。 椎管狭窄分类 按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1、发育性椎管狭窄为先天固有。 2、继发性椎管狭窄骨质增生致椎管狭窄;颈椎移位致椎管狭窄;后纵韧带及黄韧带增厚所致的椎管狭窄;在颈椎曲度改变时所产生的黄韧带皱褶导致椎管狭窄。所有椎管内容物体积增加等因素均可导致对脊髓的压迫,形成颈椎椎管狭窄。 3、疾病改变所致的椎管狭窄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椎管狭窄.病情重,处理难。 发育性椎管狭窄的特点 按照目前椎管狭窄的分类,首先是发育性椎管狭窄。如果以X线照片和CT等方法测量,椎管矢径12mm的狭窄椎管确实存在。但这些被诊断为先天性椎管狭窄的病人,平时脊髓与小椎管确实相安无事,无任何症状出现。所以有专家指出,发育性椎管狭窄,脊髓有适应性。但是,一旦受外伤,特别是颈椎过伸或过伸加旋转的外伤,立即会出现严重的症状,甚至四肢瘫痪(这些病人无颈椎间盘突出和骨刺)。 继发性椎管狭窄的特点 在临床接触最多的仍然是后天性即继发性椎管狭窄症。正常时,在上下压力下造成椎间盘向四周膨胀,不会断裂。在颈椎受到轻的外伤及劳损后。特别是在侧弯加旋转时,可引起纤维环内层的破裂;而大的压力和旋转力则可引起纤维环的外层破裂。由于纤维环的病理改变,造成椎体间运动失调,不均衡活动增多。在纤维环外周纤维的牵拉作用下(如膨胀),椎体上下缘韧带附着部的骨膜,即高应力点处发生牵伸性骨膜下血肿,血肿机化、软骨化、骨化而形成骨刺。此时颈椎的失衡状态,可以x线功能位片来证实。当椎间隙变小,骨刺加大(自身保护性改变)时,椎闻隙的活动变小,甚至僵直,从而引起邻近的1-2个椎间隙代偿性活动增加,引起多个椎骨发生变化。此时,稍受外伤即可出现椎间盘突出。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椎体后缘骨刺和变性肥厚、水肿的后纵韧带及局部增生的毛细血管网共同组成的混合突出物,便在后外侧挤压神经根,在后方刺激脊髓,在侧方的钩椎关节的骨刺刺激椎动脉,从而出现了脊髓、神经根和血管等组织的受压症状。 总之,颈椎间盘出现变性以后,椎间便处于力学平衡失调状态。外伤可以引起中央型椎间盘脱出;在原有较小椎管的条件下,当颈椎有外伤、劳损或不协调的活动时,上述突出混合物就会不停的刺激、压迫脊髓;加上后方黄韧带肥厚(是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引起的),在颈后伸时发生皱褶,又会从后方刺激已受挤压的脊髓。如此前后方同时挤压脊髓与神经根,便是造成继发性颈椎椎管狭窄症的主要病因和病理过程。 临床表现及诊断 病史 40-60岁多见,有落枕史、或轻重不同的外伤史。 症状 颈椎狭窄症的临床表现类似颈椎病,以出现椎体束征与感觉功能障碍为主。 患者主诉四肢麻木、无力;胸、腹部以及下肢有柬带感。行路不稳有踏棉感;手僵硬感,活动不灵活。其症状多从下肢开始,其表现多种多样,抬不起脚,不能跑步,不能跨越搬障碍物(甚至过门槛也能被绊倒)。一侧下肢走路划圈。步态不稳,踉踉跄跄。双下肢无力,整个躯干有向后反张感。行路困难,出现双侧肢体或单侧肢体麻、沉、凉感。颈后伸时四肢发麻,或上肢(单或双)出现麻木、疼痛。手无力、持物易落地,重者写字困难,生活不能自理。亦有出现头晕、头痛、半身出汗,胸腹或骨盆区出现束带感等症状者。 体征 颈后伸、侧屈受限,棘突或棘突旁出现压痛。:下肢(单或双)肌张力增高,呈痉挛步态。 神经系统检查 腱反射活跃,至少出现一个腱反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膝腱或跟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髌阵挛阳性。四肢及躯干感觉障碍,浅反射(腹壁、提睾反射)多消失。多种病理反射检查可出现阳性征。 影像学检查 1、X线片 正位片颈椎变直或向后成角,多发性颈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多见后骨刺,钩椎关节骨刺)。 侧位过伸片可见滑椎、椎间隙前部或后部增大。 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小,小关节重叠或项韧带骨化。 颈椎管矢状径,国人正常为16-17mm,13mm为狭窄,10mm常有脊髓症状。病变节段多在C4-7之间。 对于无颈部及上肢症状者,应仔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