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语言之美,领会“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2、通过对五幅画的解读,把握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学习“对比”手法,体会“情景交融”的妙处。
3、探究作者寄寓在秋景中的深刻思想和情感。
4、了解古代文人的审美心理,以及“秋”一意象的传统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五幅画的解读,把握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学习借鉴的能力。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眷念和落寞之情。
2.讨论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讨论,体会课文以“情”驭“景”、形散神聚的特点。
3.讲授归纳法:教师对学生讨论进行归纳小结,形成对文章整体性理解。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女伤春,士悲秋”的传统,这“士悲秋”说的是中国的文人大多有一种悲秋情结。当然,也有人另辟蹊径,他们喜欢秋的天高云淡,欣赏秋独特的美。翻开文学史册,有多少人行走在秋风秋雨之中。同学们学过哪些有关秋天的诗句呢?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
有的悲秋,有的颂秋,一片落叶就是一个季节;一点秋意就是一番心境;一番心境就是一篇散文。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散文大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走进他的心灵世界。
二、整体感知
(一)了解作者,积累常识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气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真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幼年失父,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留学日本,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在个人的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上,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文学。”所以他的文章总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人们评价他: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
(二)初读感知
1、解题: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①“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②“故都”二字意味着北平不再是垂拱天下的政治中心,亦非京都繁华之地,但却是拥有数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的旧都。
?③“故都”与“秋”所组合的标题,既让人肃然感受到故都的苍凉和凄清,也会很自然地读出作者心中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珍爱、赞叹及深情的眷恋和向往。
2、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整体印象是怎样的?
清、静、悲凉(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南国之秋有什么特点?请勾画关键词。作者用到了些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手法:对比、比喻)
(情感:对故都的秋的热爱、眷念、向往)
三、深入文本,合作鉴赏
1、回顾概括:哪些段落描写北国的秋?作者怎选取了哪些景物?勾画了哪几幅图画?拟出小标题。(小组讨论得出结果)
段落:3—11段集中写秋景。
写了五幅图:秋院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清晨静观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风秋雨话秋凉、秋树奇景图)。
2、配乐朗诵课文3——11自然段。
思考:五幅画面分别写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采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为什么这样写?
故都秋的总特色:清、静、悲凉。
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写故都的秋?声、形、色、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乡土中国》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群文阅读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阿房宫赋》基础知识背诵资料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答司马谏议书》文言知识梳理与理解性默写检测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阿房宫赋》同步训练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雷雨(节选)》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高考模拟作文“凡人微光,照亮中国”导写及范文.docx
- 《祝福》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主体段写作指导 教师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