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细纱机牵伸工艺.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纺纱工艺设计与实施1 纯棉普梳环锭纱工艺设计 纯棉普梳环锭纱工艺设计 细纱机机构—牵伸型式1、牵伸型式三上三下长短皮圈牵伸三上三下长短皮圈V型牵伸牵伸元件:罗拉、胶辊、胶圈与上、下销、加压(弹簧摇架、气动摇架)等1.6 细纱工艺设计三罗拉双皮圈牵伸特点: (1)柔和又有一定压力的皮圈钳口【弹性钳口】。 (2)弹簧上销可自由摆动,钳口压力有一定自调作用。 (3)曲面下销中部上托,减少皮圈回转时中凹。 细纱牵伸工艺参数1、细纱定量与总牵伸倍数2、牵伸分配3、罗拉握持距(或罗拉中心距、罗拉隔距)4、罗拉加压5、皮圈钳口隔距6、集合器口径细纱牵伸工艺设计要点1.6 细纱工艺设计 细纱牵伸工艺设计要点1、细纱定量1.6 细纱工艺设计100m纱线的标准干燥重量(g)=(1)棉纱线的线密度以1000m纱线在公定回潮率的重量(g)表示,称为特克斯(tex) (2)棉纱线的公定回潮率为8.5%。(3)棉纱线的标准重量100m纱线在公定回潮率8.5%时的标准重量(g) == 单纱和股线的最后成品设计特克斯数必须与其公称特克斯数相等。纺股线用的单纱设计特克斯数值应保证股线的设计特克斯数与其公称特克斯数相等。 符合要求的、一定线密度的细纱 考虑因素: 所纺细纱线线密度;粗纱条定量;细纱机牵伸能力细纱机总牵伸范围一般在10~60倍2、总牵伸倍数细纱牵伸工艺设计要点1.6 细纱工艺设计 2、总牵伸倍数细纱牵伸工艺设计要点1.6 细纱工艺设计表1-6-1 常见牵伸装置总牵伸倍数的范围细度(tex)9以下9~1920~3032以上双短胶圈牵伸30~5020~4015~3010~20长短胶圈牵伸30~6022~4515~3512~25一般当所纺纱线线密度越细,总牵伸倍数越大。而总牵伸倍数越大,则成纱条干不匀率越大,单强不匀率也有增加。 3、细纱前区工艺 细纱机前区牵伸工艺采用“重加压、强控制”的工艺配置。 细纱牵伸工艺设计要点(1)浮游区长度;胶圈钳口至前罗拉钳口间的距离。 (2)缩短浮游区长度,可以使胶圈钳口摩擦力界向前钳口扩展,加强了对浮游纤维的控制。 注意:浮游区长度缩短,牵伸力增大1.6 细纱工艺设计 牵伸型式纤维及长度(mm)上销长度(mm)前罗拉中心距(mm)浮游区长度(mm)双短胶圈棉纤维,31以下2536~3911~14棉纤维,33以上2940~4311~14长短胶圈棉及化纤混纺,3533(34)42~4512~14棉及化纤混纺,514252~5612~16中长化纤混纺,655662~7414~18中长化纤混纺,767082~9014~20 3、细纱前区工艺表1-6-2 前牵伸区罗拉中心距与浮游区长度 1.6 细纱工艺设计③浮游区长度配置:一般为11~15mm。纤维长度长,整齐度好,浮游区长度可大一些;反之,浮游区长度应当小一些。 纺纱线密度(tex)19以下20~3236~5858以上隔距块厚度(mm)2.53.03.54.0颜色黑红天蓝桔黄 3、细纱前区工艺胶圈钳口隔距 ①胶圈钳口隔距: 是指上、下两胶圈销之间的距离,通过选择隔距块的规格,确定原始钳口的大小。②如何确定钳口隔距 : 主要根据所纺纱线的线密度选择。采用较小的胶圈钳口隔距,有利于提高成纱质量。但要避免牵伸力过大,防止细纱“出硬头”。1.6 细纱工艺设计 4、后区牵伸工艺细纱牵伸工艺设计要点后区牵伸倍数后区罗拉握持距后罗拉加压粗纱捻系数 细纱机的后区是简单罗拉牵伸,利用适当的粗纱捻回,可以产生一定的附加摩擦力界,有利于控制纤维运动。1.6 细纱工艺设计   后区牵伸的作用是为前区牵伸作准备,使喂入前区的纱条具有良好的结构和一定的紧密度。(1)后区牵伸倍数  提高细纱机牵伸能力的方法主要是:保持后区较小的牵伸倍数,通过提高前区的牵伸倍数来提高细纱机总牵伸能力。  ①机织纱工艺:后区牵伸倍数为1.25~1.5  ②针织纱工艺:后区牵伸倍数为1.02~1.15  后区采用较小的牵伸倍数,对提高成纱条干有利。4、后区牵伸工艺细纱牵伸工艺设计要点1.6 细纱工艺设计 (2)后区罗拉握持距 罗拉握持距大,牵伸力小;罗拉握持距小,牵伸力大;根据粗纱定量、纤维长度、粗纱捻系数、温湿度等决定。4、后区牵伸工艺(3)粗纱捻系数 依据原料品质和粗纱定量,同时考虑细纱用途、车间温湿度、细纱后区工艺、粗纱断头率等因素。一般:(1)细绒棉108~120; (2)涤纶(38mm)65~75; (3)粘胶(38mm)70~85;1.6 细纱工艺设计 纺针织纱细纱后区工艺 “二大二小”工艺①适当大粗纱捻系数 (105~120)②放

文档评论(0)

培优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中小学专业高端辅导20年,特级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