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 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二、教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作者的论证思路和理论结构。 三、教学难点 1.字词及文言现象的把握。 2.“十思”的内容理解及现实意义。 四、导入新课 批龙鳞、逆圣听、进言直谏是有生命危险的,但是古往今来总有许多人不畏死亡为民请命,不怕断头流血。屈原,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而这些人中有一些是幸运的,就是遇到了一位圣明的能包容的君主。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那么你知道他以谁为镜吗? 有着责任担当的大唐第一“直男”:魏征。(书影) 五、介绍作者 魏徵,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少年孤贫,有大志。隋末,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隋末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随李密投唐,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官至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号“文贞”,魏征敢于犯颜直谏,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诗文流传于世。 由于他生性刚直,善于直言诤谏,竭诚以事太宗,因此深得信任。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李世民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 魏征死后,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又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魏征从政十七年,上书言事二百多次,达十万言,举例来说,贞观六年,李世民对钟爱的长乐公主李丽质给予数倍嫁妆,魏征直言此违反礼制;贞观十一年,李世民东巡洛阳谴责当地供奉不好,魏征又以隋炀帝杨广铺张浪费警戒之。魏征前后上谏两百多事,不是在劝谏,就是在劝谏的路上,李世民全然接纳。可见李世民心胸颇为宽广。 起奏疏收在《魏郑公谏录》、《贞观政要》中。辅佐唐太宗17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他那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六、写作背景 李世民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明赏罚,广开言路,积极纳谏。经过十几年的治理,到了贞观中期,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加以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巩固,国威远扬,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开始对百姓作威作福起来。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就在魏征呈上此文的当年,太宗先下令修飞仙宫,后来又诏令修建老君庙、宣尼庙。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猎于洛阳苑,十一月又巡游怀州,狩于济源,为此民怨沸腾。另一个表现是,竭诚纳谏之心日见淡薄。“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此外还有责罚偏严,时有轻重;用人欠当,远贤近佞的问题等。 尽管“百姓颇有怨言”,可是这声音早被朝野上下歌功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正直的魏征对此深感担忧,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贞观十一年(637)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内他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频上四疏,以陈得失”,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本文便是四疏中的一篇(其中第二疏),阐明了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据说太宗看到奏疏后非常感动,猛然警醒。于是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诚极忠款,言穷切至”,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 七、解题 1.浅谈“讽”“谏”“谤”“讥”“说” 这几个词大都出现在劝谏文章中,意思都有指责、劝告、劝说之意,但又有差别。 (1)谏:意思是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或过失,一般用于下对上,封建社会用言语纠正君主或尊长的过失。例如:“太后不肯,大臣强谏。”(《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的“谏”和“《谏逐客书》”都表下属或臣子对上直言规劝,使之改正错误。“谏”,一般用作动词,表示对宾语施行某一行动。例如“召公谏厉王止谤”,意思是召公对厉王阻止国人公开指责的事进行规劝。有时也用作名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谏”由动词化为名词,作“纳”的宾语。 (2)讽: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