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玉米小斑病.docVIP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玉米小斑病.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小斑病 Southern Leaf Blight of Corn 玉米小斑病是温暖潮湿玉米产区的重要叶部病害。早在1925年定名前后,世界各国就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70年,小斑病在美国大流行,减产165亿kg,占美国玉米总产量的15%,损失产值约10亿美元,因超过1840年欧洲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造成的损失而震动全球。中国江苏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小斑病的发生,但过去只发生在多雨年份且多在后期流行,很少造成严重损失。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大面积推广感病杂交种,小斑病的危害日趋严重,成为玉米上的重要叶部病害。20世纪60年代中期,河北石家庄和湖北宜昌由于小斑病的严重发生,一般地块减产20%以上,重病田减产高达80%,甚至毁种绝收。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抗病品种的推广,小斑病的发生和危害基本得到控制,但由于抗病品种的大面积单一化种植和全球气候的变暖,我国某些玉米产区小斑病仍时有严重发生,损失惨重。 症状 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但苗期发病较轻,玉米抽雄后发病逐渐加重。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苞叶、果穗和籽粒。 叶片发病常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初为水渍状小点,随后病斑渐变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颜色较深。根据不同品种对小斑菌不同小种的反应常将病斑分成3种类型:①病斑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黄褐色,边缘颜色较深,病斑的扩展受叶脉限制。②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灰色或黄色,无明显边缘,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③病斑为坏死小斑点,黄褐色,周围具黄褐色晕圈,病斑一般不扩展。前两种为感病型病斑,后一种为抗病型病斑。感病类型病斑常常相互联合致使整个叶片萎蔫,严重株会提早枯死。天气潮湿或多雨季节,病斑上会出现大量灰黑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该病的田间诊断要点有二:一是看叶片上是否有黄色(颜色或深或浅)的小病斑(一般长度不会超过2cm),二是看病部有无灰黑色的霉层。生产中,小斑病常与褐斑病和病毒引起的花叶病混淆,小斑病病初为水渍状小点,之后形成坏死斑,保湿可见病菌的分生孢子;花叶病病初虽为水渍状小点,但不扩展成坏死斑,保湿不产生分生孢子;褐斑病开始也为水渍状小点,之后形成坏死病斑,但病斑中央有橘黄色小病斑。 病原 学名:无性态为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Nisikado et Miyake)Shoem., 属半知菌亚门平脐蠕孢属。异名有:Helminthosporium maydis Nisikado,Drechslera maydis Subram Jain;有性态为异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属于子囊菌亚门旋孢腔菌属。异名为Oph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 病原形态:分生孢子梗2~3根束生,从叶片气孔中伸出,直立或曲膝状弯曲,褐色,具3~15个隔膜,不分枝,基部细胞稍膨大,上端有明显孢痕。分生孢子在分生孢子梗顶端或侧方长出,长椭圆形,褐色,两端钝圆,多向一端弯曲,中间粗两端细,具3~13个隔膜,大小为30~115μm×10~17μm,脐点凹陷于基细胞之内,分生孢子多从两端细胞萌发长出芽管,有时中间细胞也可萌发。子囊壳可通过人工诱导产生,偶尔也可在枯死的病组织中发现,子囊壳黑色,球形,喙部明显,常埋在寄主病组织中,表面可长出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梗;内部着生近圆桶状的子囊,子囊顶端钝圆,基部具柄;子囊内大多有4个线状无色透明具5~9个隔膜的子囊孢子,大小为147~327μm×6~9μm;子囊孢子在子囊内相互缠绕成螺旋状,萌发时每个细胞均可长出芽管。 病原生物学:菌丝发育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28℃~30℃;菌丝发育pH为2.6~10.9,最适pH8.7。分生孢子形成的温度范围为15~33℃,最适温度23~25℃;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42℃,最适温度26~32℃;分生孢子的形成和萌发均需要高湿条件。分生孢子的抗干燥能力很强,在玉米种子上可存活1年。子囊壳形成最适温度为26~33℃,低于17℃不能形成子囊壳,子囊壳从形成到成熟大约需要1个月,成熟的子囊壳接触水分后,顶端破裂,释放出子囊和子囊孢子。 病原菌生理分化:玉米小斑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菲律宾就曾报道过含有T型雄性不育细胞质(T-cms)的玉米严重感染小斑病。1970年美国小斑病大流行后,Smith等用Twf9和wf9作为鉴别寄主首次提出玉米小斑菌群体中存在T、O两个生理小种。T小种的特性:①对T-cms玉米具有专化致病能力,对S-cms、C-cms和正常细胞质玉米致病力很弱;②在活体内(in vivo)和活体外(in vitro)都能产生大量的致病毒素,毒素对T-cms玉米也高度专化,毒素抑制感病玉米

文档评论(0)

子不语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平安喜乐网络服务,专业制作各类课件,总结,范文等文档,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有求必应,感谢

认证主体菏泽喜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726MA7HJ4DL4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