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讲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集成电路制造技术/某某某JI CHENG DIAN LU ZHI ZAO JI SHU ——原理与工艺扩散扩散工艺质量与检测扩散工艺质量与检测JI CHENG DIAN LU ZHI ZAO JI SHU 扩散工艺质量与检测评价扩散质量的工艺参数主要有:结深xj,杂质表面浓度Cs,方块电阻R□。工艺参数的获取方法:解扩散方程可以得到计算值对扩散后芯片检测:xj、Cs、R□ 另外,通过测量扩散后芯片的电学特性:pn结的I-V曲线等,也能了解扩散工艺情况。C(x,t)高斯分布时:C(x,t)为余误差分布时: 扩散工艺质量与检测 1.1结深的测量xj1. 结深的计算P-SiSiO2n-Si 扩散工艺质量与检测磨角染色法 1.1结深的测量2. 结深的测量磨角:放大pn结尺寸测量:在显微镜下测量结深染色:Si能从CuSO4染色液中置换出Cu,且在Si表面上形成红色Cu镀层,而N-Si的电位低于P-Si的电位,因此会先在N型Si上有Cu析出,停止染色,这样就把P-N结明显的显露出来。测量方法主要有:磨角染色法,扩展电阻法,阳极氧化剥层法等由薄层电阻的定义,次表面层薄层电阻: 恒定源扩散:限定源扩散: 扩散工艺质量与检测 1.2表面浓度的确定1. 估算表面浓度Cs=Ns(T) 扩散工艺质量与检测 1.2表面浓度的确定表面浓度的间接测量Cs与R□、xj三者之间存在对应的关系,已知其中的两个,第三个就唯一地被确定,从而具有确定的杂质分布。?Cs值:测量结深和方块电阻值,由 查表获得Cs 扩散工艺质量与检测 1.3器件的电学特性与扩散工艺的关系-V1. 击穿电压和反向漏电流 (a) 软击穿:当pn结的表面被杂质沾污,Si/SiO2界面存在界面态时,会导致表面复合中心大量存在,引起表面漏电,造成软击穿。 SiO2N-SiP-Si (b) 低压硬击穿:产生的原因很多,如pn结有较大的局部尖峰或过窄,硅层错、位错密度较高,以及扩散层上的合金点等。 扩散工艺质量与检测 1.3器件的电学特性与扩散工艺的关系1. 击穿电压和反向漏电流 (c) 靠背椅击穿:又称沟道击穿,是由表面沟道效应所引起。 + + + + ++ + + + +- -- -N-SiP-Si (d) 分段击穿:硅片内存在局部薄弱点,如层错、位借密度过高,光刻图形边缘不整齐,扩散层表面存在合金点引起。 扩散工艺质量与检测 1.3器件的电学特性与扩散工艺的关系减小基区宽度β值与基区宽度有关,越窄β就愈大。若β偏小,可以通过提高发射极磷扩温度或延长扩散时间,使基区变薄;2. β值基区宽度be减少复合 体复合与表面复合严重也能造成β偏小,这与硅单晶缺陷和杂质种类有关,尽量选用晶格完好的硅片,选半径与硅相当杂质,采用低温工艺。应加强工艺卫生,避免引入沾污。 SiO2N-SiP-SiN-Sic减小 值 一般认为,磷扩散温度和时间应根据硼扩散的薄层电阻和结深来确定。若 小,结较深就必须提高磷扩散温度或延长扩散时间,反之则降低温度或缩短时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3版)课件 2.4其它外延.pptx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3版)课件2.5外延层缺陷及检测.pptx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3版)课件 3.1热氧化的概念.pptx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3版)课件3.2硅的热氧化的工艺部分.pptx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3版)课件 3.2.2硅的热氧化_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_王蔚.pptx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3版)课件 3.3初始氧化阶段及薄氧化层制备_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_王蔚.pptx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3版)课件 3.4热氧化过程中杂质再分布_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_王蔚.pptx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3版)课件 3.5氧化层的质量及检测_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_王蔚.pptx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3版)课件 3.6热氧化技术及其工艺展望_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_王蔚.pptx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3版)课件 4.5 热扩散工艺方法与条件.pptx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3版)课件 4.4热扩散工艺中影响杂质分布的其它因素.pptx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3版)课件4.3杂质的扩散掺杂.pptx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3版)课件4.1扩散机制和扩散方程.pptx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3版)课件5.7 离子注入的其它应用.pptx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3版)课件 5.5退火.pptx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3版)课件5.4 离子注入损伤.pptx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3版)课件 5.3 注入离子在靶中的分布.pptx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3版)课件 5.1 离子注入概述.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