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事诉讼电子送达问题研究
作者:籽菡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全国。为了减少人员流动与接触,各级政府开始大规模推广“不见面审批”制度,申请人通过互联网处理事务,在申请人递交申请材料后,审批部门及时办理,并通过现代通讯技术将办理结果送达申请人手中,实现全过程不见面不跑腿。在疫情期间,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对行政主体正常行使职能起到重要作用。
电子送达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最初应用于诉讼程序,因其具有传统送达方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电子送达在行政程序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民事诉讼电子送达的推广,本意上是想解决民事诉讼的“送达难”问题,但是由于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不够完善,反而导致流程繁琐,使得送达难上加难。妥善解决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中存在的不足,不仅有助于提高送达效率,还能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本文在现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民事诉讼法的相关程序和行政诉讼案例,分析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
二、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子送达优于传统送达的各方面,然后从实际操作以及程序保障两方面介绍民事诉讼电子送达的现状,进而分析出电子送达面临的问题,包括各地法院送达方式不统一、确认收悉时间不一致、兜底制度不完善等。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得出对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完善的方式,最后提出了解决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实际操作问题的对策:第一,建立专业电子送达人员;第二,统一平台格式;第三,明确划分责任制度;第四,建立救济制度。
三、基本要求
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依托于现代通讯技术,对民事诉讼进行送达,如果使用得当,能够有效的提高行政主体的送达效率,切实解决“送达难”问题。然而目前行政主体受制于相关规范性文件的约束,不能有效利用。为此,本文通过对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进行分析,了解和分析民事诉讼电子送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践中,影响民事诉讼电子送达效率的规定进行逐一研究,提出自己的完善建议,提高民事诉讼电子送达的效率,既要让行政主体能够正视电子送达,提高电子送达的效率,也要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
四、进度安排
1.资料收集,查阅资料,确定毕业设计选题(6天)
2.查阅并收集资料,拟定论文大纲(8天)
3.论文编写(15天)
4.按学校规定格式,编写打印设计说明书(1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杨璐.电子签名证据的认定[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2]张凯悦.我国民事电子送达制度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8.
[3]宋晓阳.论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及其推进策略.[D].上海:复旦大学. 2013.
[4]丁培培.国际民事诉讼中的电子送达方式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 2007.
[5]宋朝武.电子司法的实践运用与制度碰撞[J].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
[6]袁丽雅.民事电子送达问题研究 [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0.
[7]张艳.民事送达制度若干问题探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J].2013(2).
[8]安晨曦.民事诉讼电子邮件送达制度的司法适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9]何其生.域外电子送达第一案及其思考[J].法学.2005(3).
[10]谭秋桂.德、日、法、美四国民事诉讼送达制度的比较分析[J]. 比较法研究.2011(4).
[11]王望来.民事送达制度现状及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4(2).
[12]宋春龙.电子送达的理论反思及其制度完善[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6(6).
[13]张淑钿.从Rio案看美国电子邮件域外送达方式的运用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科技与法律.2006(5).
目 录
TOC \o 1-3 \h \u
一、绪 论 1
(一)选题意义 1
(二)选题价值 2
(三)研究内容 3
二、民事诉讼电子送达概述 3
(一)民事诉讼电子送达的概念 3
(二)民事诉讼电子送达的特点 4
1.瞬时性与高效性 4
2.无纸化与低成本 5
3.启动自愿 5
三、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存在的问题 6
(一)电子送达在诉讼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6
1.法官的诉讼指挥权与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的冲突 6
2.司法效率与程序公正的矛盾 7
(二)电子送达实践中的问题 8
1.缺乏明确的电子送达收悉标准 8
2.送达文书种类与格式规定不明确 9
四、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问题的建议 10
(一)完善电子送达运行的操作规范 10
1.完善“同意”规则 10
2.电子送达过程中的程序救济 11
(二)立法与实际操作上的建议 12
1.确定电子送达的“收悉”标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