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先进制造技术;第一节 概述
一、先进制造技术(AMT):
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ing Technology)
就是指集机械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所产生的技术、设备和系统的总称。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集成制造系统等。
AMT是制造业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并非充分条件,其优势还有赖于能充分发挥技术威力的组织管理,有赖于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的有机协调和融合。 ;二、制造技术的发展过程;四、先进制造技术的分类
1. 现代设计技术;2.现代制造工艺技术;3.制造自动化技术;4.先进制造系统
(1)先进制造生产模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敏捷制造系统AMS
智能制造系统IMS
精良生产LP
并行工程CE
(2)集成管理技术
企业资源管理ERP
基于作业的成本管理ABC
现代质量保障体系
生产率工程
制造资源快速有效集成;五、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4.向超精微细领域扩展
微型机械,纳米测量、微米/纳米加工制造
5.制造过程集成化
产品的设计、加工、检测、物流、装配过程一体化。CAD/CAE/CAPP/CAM/PDM/ERP集成精密成形工艺
6.制造科学与制造技术、生产管理的融合
制造科学是制造系统和制造过程知识的系统描述。数字描述、仿真、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运动学、动力学、结构强度、摩擦学。
制造技术包含在制造科学之中,制造科学体现在制造技术里,技术和管理由生产模式结合在一起。 ;7.绿色制造
绿色产品设计技术。
绿色制造技术
产品的回收和循环再制造
8.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
合的产物。
虚拟企业。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是当市场出现新机遇时,具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开拓市场,共同对付其他的竞争者而组织的、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上的共享技术与信息,分担费用,联合开发的、互利的企业联盟体。
9.制造全球化
制造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重组与集成
制造技术信息和知识的协调、合作和共享;第二节 现代制造工艺技术
一、特种加工技术
将电、热、光、声、化学等能量或其组合施加到工件被加工的部位上,从而实现材料去除的非传统加工方法。;1、特种加工的特点:
(1) 不是主要依靠机械能,而是主要用其他能量(如电、化学、光、声、热等)去除金属材料。
(2)属于非接触加工。不一定需要工具,有的虽需要工具,但与工件不接触。加工过程中工具和工件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机械切削力,故加工的难易与工件硬度无关。
(3)属微细加工,工件表面质量高
(4)不存在加工中的机械应变或大面积的热应变,可获得较小的表面粗糙度.;2、电火花加工原理
(1)电火花加工的物理本质
电火花加工基于电火花腐蚀原理,把工件与工具分别作为两极,在工具电极与工件电极相互靠近时,两极之间形成脉冲性火花放电,在电火花通道中产生瞬时高温,使金属局部熔化,甚至气化,从而将金属蚀除下来。
;1)工具电极与工件被加工表面必须保持一定的放电间隙
2)火花放电必须是瞬间的脉冲放电(10-7~10-3 s)
3)火花放电应在绝缘强度较高的介质中进行;磨削过程三个运动:
1)磨轮(工具)的转动
2)工件的往复运动
3)工具相对于工件的进给运动;二、快速成型技术;2.快速成形制造的基本过程;照相机激光树脂原型;快速成形制造在医学上的应用;3.快速成形制造技术的应用;三、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
按加工精度与加工表面质量的不同,通常把机械加工分为:
普通加工
精密加工
超精密加工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是指在一定的发展时期中,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达到最高水平的各种加工方法的总称,它不是指某一特定的加工方法,也不是指比某一特定的加工精度高一个数量级的加工技术。;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该时代的加工精度极限,所以说精密加工与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涵义是相对的.;目前,普通加工、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界定如下:
(1)普通加工:加工精度在10μ左右,表面粗糙度在0.3-0.8μ
车、铣、刨、 磨、镗等。
(2)精密加工:加工精度在10-0.1μ,表面粗糙度在0.3-0.03μ
金刚车、金刚镗、研磨、珩磨、砂带磨削、镜
面磨等
(3)超精密加工:加工精度不低于0.1-0.01μ,表面粗糙度不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