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页/共36页竹里馆等赏析第2页/共36页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 第3页/共36页竹里馆 第4页/共36页 王维,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竹里馆》是唐代大诗人/view/7485.htm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view/621620.htm五绝。此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曾被选进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科书。 熟知诗人第5页/共36页理解诗词大意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第6页/共36页理解诗意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独自一人坐在幽静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长声呼啸。竹林深处幽深寂静,没人知晓我在做什么,只有一轮明月照耀着我,陪伴着我。第7页/共36页赏析诗词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以声响衬托环境的清寂这两句渲染了竹林清幽、恬静的环境,表现了诗人安闲自得的生活雅致。第8页/共36页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这两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天上的明月当作心心相印的知己来写,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高雅志趣。 第9页/共36页 1. 景物:“幽篁”、“深林”、“明月”——宁静闲适2. 人物活动:“独坐”、“弹琴”、“长啸”——淡泊惬意 这首诗写了隐者在月夜树林中弹琴自娱的情景,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宁静淡泊的心境。理解诗中情怀第10页/共36页 此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主题思想第11页/共36页走进诗人宁静淡泊内心世界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第12页/共36页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第13页/共36页与诗人相遇大声地吟读第一遍读:整体把握,读准语音第14页/共36页划分节奏第二遍读:体味情感,注意语速 一是大体整齐的字数;二是大体整齐的句式;三是大体整齐的停顿次数。 七言绝句诗,一般是四顿,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句式:第15页/共36页和诗人同行生动地译读1﹑以诗译诗2﹑力求押韵3﹑解释扩展第16页/共36页以诗译诗谁家玉笛暗飞声,不知谁家的玉笛吹出悠扬的笛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整个洛阳城。此夜曲中闻折柳,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曲调,何人不起故园情。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 第17页/共36页品诗人笔法妙点揣摩 从字、词、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品析。第18页/共36页 解词助读【洛城】:洛阳(今属河南)。【折柳】:即《折杨柳》,古代曲名。 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玉笛】:形容笛的精美。【故园】:故乡,家乡。第19页/共36页跟诗人对话优美地说读 1﹑对诗人说话,用第 二人称“你” 2﹑想象合理的细节 3﹑语言简洁 第20页/共36页 飞扬神思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纷飞的雨雾洒向心中的每一个角落,啊,诗人啊,你是不是打着伞在山中的小路上行走。 第21页/共36页游子深情 思乡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第22页/共36页晚春韩愈第23页/共36页时春片段 冬去春来,杨柳吐绿,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甘美的春雨,像蛛丝一样轻,想针见一样细,像线一样长, 冬去春来,杨柳吐绿,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甘美的春雨,像蛛丝一样轻,想针见一样细,像线一样长,冬去春来,杨柳吐绿,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甘美的春雨,像蛛丝一样轻,想针见一样细,像线一样长, 像筛子筛过一样密密地向大地飞洒着 .第24页/共36页美丽的春景第25页/共36页美丽的春景第26页/共36页美丽的春景第27页/共36页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第28页/共36页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