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导语】⾼三学⽣很快就会⾯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对重要的⼈⽣选择,是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
⽣来说,⽆疑是个困难的想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紧张的⼀年,我们可以从提⾼学习效率来着⼿!⽆忧考⾼三频道为各位同
学整理了《⾼三语⽂下册知识点整理》,希望你努⼒学习,圆⾦⾊六⽉梦!
1.⾼三语⽂下册知识点整理
1.省主语
在⼀个复句之中,第⼀个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个分句相同,那么后⼏个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
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中称为承前省。如“见渔⼈,乃⼤惊,问所从来。”( 《桃花源记》)第⼀个分句的主语是桃源⼈”后三个分句
的主语同第⼀个分句,所以省略了。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也常见。
但是古代汉语中还有主语蒙下省略的现象。如“ ⽇中不⾄,则是⽆信;对⼦骂⽗,则是⽆礼!”在“⽆信”前省略了“你”,在“⽆
礼”前省略了“你”。这种现象在新课标语⽂的⽂⾔⽂中不常见。
由于在语⾔中,前后分句的主语常不⼀致,主语⼜因省略经常不出现,所以古代汉语中多有暗换主语的现象,这种现象在
现代汉语中多称成为病句,可是在古代汉语中却是允许的,正常的,如“见渔⼈,乃⼤惊,问所从来。具答之。”其中“见渔⼈,
乃⼤惊,问所从来”之前的主语是“桃源⼈”,可是后⼀句的“具答之”的主语是“渔⼈”。( 《桃花源记》)主语在前后句发⽣了变化,
但都省略了。
2.宾语的省略
古代汉语省略宾语的现象,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及物动词虽然也要求⼀个宾语与之搭配,但这个宾
语完全可以不出现⽽隐含起来,只要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在前⽂中已经出现或者已经谈到过,不再出现也能使⼈正确体会出动作
的接受者,宾语则可以省略。
“尉剑挺,⼴起,夺⽽杀尉”意思是将尉拔出剑站了起来,吴⼴也站了起来,夺下将尉的剑并且把他杀了。
此句中承前省略了⾃⼰的宾语剑。这些省略在初中⽂⾔⽂中都⽐较常见。其中也包含了省略介词宾语的现象,“公输盘为
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公输》这句话⾥的介词以”的宾语“之”省略了。“此⼈⼀⼀为(之)具⾔所闻”中的宾语“之”也省略了
《桃花源记》
3、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最重要的成分,⼀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呼应下⽂或因对话⽽省略的。如:“择
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改之。”( 《论语》六则)后⼀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谓语⼀定要补充出
来。
2.⾼三语⽂下册知识点整理
⼀、⽂⾔⽂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海)
(2)⼩知不及⼤知 (通智,智慧)
(3)此⼩⼤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后反(通⼜ ;通返,往返)
(5)⽽徵⼀国(通耐,能)
(6)御六⽓之辩(通变,变化)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2)众⼈匹之
古义:⼀般⼈
今义:多数⼈,⼤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草⽊
今义:头发
(5)⼩年不及⼤年
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丰收年;春节
3、⼀词多义
(1辩此⼩⼤之辩也(通辨,区别)
⽽御六⽓之不辩(通变,变化)
(2)知之⼆⾍⼜何知(动词,知道)
⼩知不及⼤知(名词,智慧)
(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名(名词,声名)
(4)息去以六⽉息者也(名词,⽓息,这⾥指风)
⽣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息)
4、词类活⽤
(1)名词⽤作动词。⽽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南为(往南飞)
(2)使动⽤法。德合⼀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徵⼀国者(使……信任)
⼆、⽂⾔虚词
1、之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千⾥也/其翼若垂天之云 (助词,的)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独⽴性。鹏之徙于南冥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之积也不厚
(3)代词,它。⽽莫之夭阏者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不加劝 (指宋荣⼦)众⼈匹之,不亦悲乎 (指彭祖)
(5)代词,这些。之⼆⾍⼜何知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南为
2、⽽
(1)连词,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