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PP的资料;
一、微生物的概念与分类
二、微生物的发展简史与特征
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大小
四、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与药品微生物
学检查的意义
五、药品生产中微生物的控制及药品微生物
检测标准
六、无菌生产工艺;一、微生物的概念与分类;大肠杆菌镜下形态;金黄色葡萄球菌镜下形态;枯草芽孢杆菌镜下形态;2、分类
微生物的种类很多,按其结构、组成差异,
可分为三大类:
(1)、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属此类微生物。体积小,能通过滤菌器,而且只能在活的细胞内生长繁殖。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核无核膜、核仁仅有原始核;缺乏完整的细胞器,这类微生物包括有细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和放线菌。;(3)、真核细胞微生物
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浆内有完整的细胞器,真菌属之。
由于病毒、细菌、真菌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代谢产物等不尽相同,他们又可各自分类。
以上几种微生物可简单的概括为“一病、三菌、四体”。 ;二、微生物的发展简史与特征;(2)、1676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放大约250倍)观察了自然界污水、牙垢及粪便等材料,发现其中都有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并正确的描述了其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为自然界和机体内存在微生物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从此揭开了微生物形态学时代的序幕。
(3)、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证实了有机物质的发酵与腐败均是由微生物引起。从而推翻了当时盛行的“自然发生说”并创用了巴氏消毒法。;(4)、 19世纪末,德国科学家郭霍将动物体标本中分离提纯的微生物接种到另一健康动物体内结果出现了同样的病症,然后从被感染的动物体标本内又分离出同样的细菌,证实了微生物是致病的病源体。
(5)、20世纪初磺胺药以及后来青霉素的发现为人类治疗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开创了新的一页,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福音。
综上述可知,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了解、掌握以及有效的防治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时至今日仍有许多难题无法攻克。;2、特征
(1)、体积小、面积大;
普通球菌直径在1μm,杆菌长2~3μm,宽 0.2~0.3 μm。个体很小但比表面积极大,SV=6/d。
(2)、吸收多、转化快;
由于微生物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它与外界的物质交换能力很强,能够迅速分解有机物质并将其转化为其他物质。;(3)、生长旺、繁殖快;
如在适宜的条件下,大肠杆菌37℃时繁殖一代的时间为18分钟,每24小时可繁殖80次,每24小时的增殖数为1.2× 1024 。
(4)、适应强、易变异;
细菌有很强的适应性,具有极强的抗热性、抗寒性、抗盐性、抗干燥性、抗酸性、抗碱性、抗压性、抗氧性、抗辐射和抗毒物等能力。;(5)、分布广、种类多。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除了“明火”、火山喷发中心区和人为的无菌环境外,到处都有分布,上至几十千米外的高空,下至地表下几白米的深处,海洋上万米的海底层,土壤、水域、空气,动植物和人体内外,都已分布有不同的微生物,特别是土壤,是各种
微生物的大本营。
目前已确定的微生物种类有十万种左右,但仍以每年几百至上千个新品种的趋势在增加,并在此条件下生长。流感病毒、SARS病毒变异性强。;寄居人体的常见微生物 ;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大小;第17页/共47页;第18页/共47页;第19页/共47页;第20页/共47页;大肠杆菌镜下形态;金黄色葡萄球菌镜下形态;枯草芽孢杆菌镜下形态;1、威胁
炎症、感冒、结核、乙肝、肠炎、艾滋、SARS病毒、甲型H1N1病毒。
(1)、结核病(tuberculosis)
“痨病”,结核分支杆菌引起,以肺结核病常见。
结核病是人类的灾难之一,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链霉素等抗结核药物发明之前,结核病仍然是不治之症。 ; 自1882年柯霍发现结核菌以来,迄今结核病死亡人数已达2亿,结核病被称为“白色瘟疫”,在人类历史上演绎了一幕幕的悲剧。中国人曾经被称为“东亚病夫” ,主要是由于结核病的蔓延。
上世纪20年代末,全国有肺结核病人约1000余万,每年死于结核病的人数为120余万。1949年结核病患病率高达1750/10万,结核病死亡率200/10万,结核病是成人传染病中的第一杀手。; 50多年来,我国采取各项措施加强控制结核病,取得了明显进展。我国于1979年、1984/1985年、 1990年和2000年进行了四次全国肺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掌握了我国结核病流行状况和趋势。
;;2、意义
(1)、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从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