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故都的秋》英译本对比分析研究
基于翻译美学视角
?
?
马丹丹
(伊犁师范大学,新疆 伊宁 835000)
一、引言
美学的发展为文学及文学翻译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文章以翻译美学理论为基础,对《故都的秋》的三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将翻译美学理论与散文翻译进行结合,不仅对今后中外散文的翻译在词汇转义,句法应用,意境形象表现等方面提供了美学角度翻译的原则,同时,对促进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更具现实意义。此外,也将更有利于译者创造高质量的译文,使中国散文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同时也使外国散文更好地被中国观众所接纳,从而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
二、翻译美学
1750年,德国哲学家A.G.Baumgarten创作的《美学》一书作为美学成立的标志。国内学者方梦之认为,首先分析出客体的审美组成是什么,并寻找其与主体的翻译能动作用是什么,从而明确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提供在翻译时为了审美再现而使用的类型和手法来指导翻译的实践[1](2004:34)。刘宓庆在《当代翻译理论》一书中提到,开拓的精神和创造性是现代翻译理论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因为有了现代语言学、现代美学和符号学等各科的理论从而更具活力并且生机勃发[2](2011:78)。毛荣贵先生在2005年发表了关于美学与翻译的书籍《翻译美学》一书[3]。
刘宓庆提出的审美评价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文学翻译审美对象的理解(审美理解),理解中的转换(审美转换),转换后的对象的改进(审美改进)和改进的最后表示对象(审美表示)[2](2011:214)。也就是说,第一,审美理解是对审美对象的理解。第二,审美转换对源语和译语的语言结构交流以及审美信息向审美表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前两个步骤给我们一种复杂的审美感受,所以译者很难再现这种感受,因此,译者要摆脱虚假,保持真实,这是一个审美提高的过程。(刘宓庆,2011:217)最后则是对改进后的对象进行表征,即将源文本转化为目标文本,这就是审美表征[2]。
三、散文翻译
散文翻译是文学翻译种类之一,在翻译散文的时候,必须体现出其与其他文本类型翻译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因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在英译过来时,具有较大的难度。
国外的散文翻译家西莱尔·贝洛克(Hilaire Belloc)说,散文的翻译不能只注重原文的字与句,这就需要译者将原文中的每一段或者每一部分当作一个整体翻译,这样就可以摆脱原文字与句的束缚,有利于发挥译入语的长处。国内的散文翻译大家张培基先生指出,句子需要短小、精悍,结构需要简单,即用简单、明了的词。另外,修辞需要处理得合理,力求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即语言的逻辑关系要清晰明了,对文化因素处理得当,读者阅读译文时,对译文并不存在理解上的阻碍。高健先生则认为在翻译散文的时候,如果正确无误地传达了原文的内容,与原文内容相一致的风格也应当翻译过来。
许多译者认为,不同种类的译文具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由于科学信息的重要性,原文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诗歌翻译注重诗的意境。基于散文翻译的主要特点,译者需要同时表达原文的意义和审美价值。因此,散文翻译应以忠实、传神、美观为标准,使目标读者在思想上得到启发,在审美上得到娱乐。忠实是散文翻译的首要标准。如果译者不忠实于原文,那么无论译文有多精彩,其审美价值都无法再现。换句话说,只有在翻译中达到“信”,才能实现翻译中的审美价值。表现力是审美评价的重要标准[2]。(刘宓庆,2011:242)
四、《故都的秋》的三个英译本介绍
郁达夫的现代散文《故都的秋》以其借北国的悲景抒发爱国之情而闻名于世,这是一篇富有情感且有节奏的优秀散文,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文章使用第一人称描写南北方秋天的景色,栩栩如生。在所有的英译本中,张培基、王椒升、张梦井的译文更具有代表性。
张培基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更加注重语言翻译的美感研究,从中文到英文,从英文到中文,无一例外。他的代表作品《英译中国现代散文文选》很受译者喜爱,在翻译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王椒升先生曾在美国大学讲授有关英语的语法和用法,他为《中国日报》写了二十多篇关于文学与艺术类的文章,其中一些后来被收录在他1986年出版的《游记》一书中。在这一时期,他在英语世界翻译的著作《荷塘月色》及《故都的秋》广受读者欢迎。
张梦井先生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外语系英语教授,出版了许多本专著和译著,《中国名家散文精译》是其重要作品之一。
五、《故都的秋》的翻译相关研究
2004年,张美平通过对《故都的秋》张培基、王椒升与张梦井的译本进行对比的分析与比较之后指出,三位译者在翻译的时候,都对原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吃透原文的基础之上,有的译出了较高水准的译文。
2013年,张欣站在识解的不同角度,对《故都的秋》张培基与王椒升译本做了对比分析研究,她从识解的详略度、识解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