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黄土高原生态工程实施下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植被恢复生产力效益评价.pdf

黄土高原生态工程实施下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植被恢复生产力效益评价.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 (10): 1289-1304 DOI: 10.17521/cjpe.2022.0226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黄土高原生态工程实施下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的植被恢复生产力效益评价 * 薛金儒 吕肖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 712100 摘 要 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揭示黄土高原大面积实施生态工程后植被恢复区域的植被生产力效益。通过分析遥感 观测的地表绿度特征变化和土地利用动态, 该研究首先识别了近20年来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区域和原有植被的空间分布范围, 在此基础上, 使用SIF和气象数据, 根据改进机理光响应模型(rMLR)计算了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 对比分析了植被恢复区 域绿度特征变化下GPP 的差异。结果显示: 空间上, 由于生态工程的广泛实施, 黄土高原整体绿化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在 2 2 2001–2020年间, 黄土高原上林地恢复面积约3.5万km , 占区域总面积的7.42%; 草地恢复面积11万km , 约占区域总面积的 25.25% 。整体上, 林地恢复区域的光合能力和生产力水平均低于原有林地, 而草地恢复区域较原有草地高; 恢复林地的GPP 相当于原有林地GPP 的83.86%, 恢复草地的GPP相当于原有草地的121.10%。在相同的叶面积指数(LAI)等级下, 植被恢复区 域与原有植被的生产力呈现不同的差异性, 当LAI较大时植被恢复区域与原有植被的GPP差距较大。由裸地转变而来的植被 恢复区域生产力效益最差, 而林地生长区域和退耕还草的植被恢复区域分别是林地恢复和草地恢复中的最优模式。植被恢复 区域的LAI增长速率和恢复年限也影响了生产力, LAI增长速率越大的区域生产力效益越高, 林地恢复年限越久越利于生产 力的提升, 草地恢复年限较短的区域有较高的生产力。总体上, 由于生态工程的实施, 虽然黄土高原上的植被覆盖面积和生 物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但植被生产力(尤其是林地)并没有获得同等程度的恢复, 影响了生态工程的生态效益。 关键词 生态工程; 植被恢复;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 总初级生产力(GPP); 黄土高原 薛金儒, 吕肖良 (2022). 黄土高原生态工程实施下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植被恢复生产力效益评价. 植物生态学报, 46, 1289-1304. DOI: 10.17521/cjpe.2022.0226 Assessment of vegetation productivity und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programs in the Loess Plateau based on 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XUE Jin-Ru and LÜ Xiao-Lia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il Erosion and Dryland Farmin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工程师小郭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专注于一、二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考试辅导。现取得一级建造师(水利、建筑)、二级建造师(市政、机电)、监理工程师(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等证书。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7月25日上传了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