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 (3): 389-403 DOI: 10.17521/cjpe.2022.0197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混交林内毛白杨和刺槐根系吸水的动态生态位划分
祝 维 周 欧 孙一鸣 古丽米热 ·依力哈木 王亚飞 杨红青 贾黎明*
席本野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摘 要 资源吸收的动态生态位划分研究对于认识植物共存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至今对于该领域的理解仍然不足。在
2019年生长季内, 对华北平原上的一片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成熟混交林进行了同位素和土
壤含水率的重复取样, 并于生长季末进行细根取样。通过氢氧稳定同位素方法和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确定了树木的季
节性吸水模式, 使用Pianka 的标准化重叠值判断了毛白杨和刺槐的生态位重叠程度。结果显示: 两个树种都具有深根系, 但
是, 毛白杨倾向水平侧根的发育并在浅土层(0–30 cm)分布更高比例的细根, 而刺槐则倾向垂直主根的发育, 在深土层
(100–600 cm)分布高比例细根。就整个生长季的平均而言, 毛白杨和刺槐的主要水源均是中层(30–100 cm)和深层土壤水。但
是, 浅层和中层土壤水对毛白杨吸水的贡献高于刺槐, 深层土壤水和地下水则反之。在应对干旱和夏季强降雨时, 毛白杨和
刺槐表现出完全相反的吸水策略。在旱季, 毛白杨增加中土层的吸水贡献, 而刺槐则提高了对地下水的相对吸水量。当强降
雨事件发生时, 毛白杨增加浅土层的吸水贡献, 而刺槐却增加深土层的吸水贡献。总之, 毛白杨和刺槐之间存在细根和吸水
生态位互补, 并且吸水生态位互补程度随着季节而变化, 在旱季的吸水生态位互补程度相对高于其他季节。此外, 该研究还
表明细根生态位划分不能代表树木的资源吸收划分。该研究为进一步理解植物共存机制提供了证据支撑, 并且为未来应对气
候变化的混交林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动态吸水生态位; 细根生态位; 毛白杨; 刺槐; 混交林; 华北平原
祝维, 周欧, 孙一鸣, 古丽米热·依力哈木, 王亚飞, 杨红青, 贾黎明, 席本野 (2023). 混交林内毛白杨和刺槐根系吸水的动态生态位划分. 植物生态
学报, 47, 389-403. DOI: 10.17521/cjpe.2022.0197
Dynamic niche partitioning in root water uptake of Populus tomentosa and Robinia
pseudoacacia in mixed forest
*
ZHU Wei, ZHOU Ou, SUN Yi-Ming, Gulimire YILIHAMU, WANG Ya-Fei, YANG Hong-Qing, JIA Li-Ming , and XI
Ben-Ye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of Silviculture and Conservatio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Aims The research on dynamic niche partitioning of soil resource uptake is cr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专注于一、二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考试辅导。现取得一级建造师(水利、建筑)、二级建造师(市政、机电)、监理工程师(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等证书。
文档评论(0)